高一地理上学期练习三

考试总分:3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一地理上学期练习三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图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三者的关系(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天体系统层次的高低),其中正确的是[2分]

    AA

    BB

    CC

    DD

  • 2. 与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的条件是:[2分]

    A地球只有一颗卫星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D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

  • 3. 2013年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可能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2分]

    A我国宜兴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B一些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短暂的中断

    C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D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 4.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Q处(即北回归线)的时候,则[2分]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最大

    D赤道上昼长夜短

  • 5. 甲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2分]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出现极昼现象

  • 6. 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2分]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 7. 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为①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②是大气作用在海平面上产生的压力③方向与等压线垂直④从高压指向低压[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8. 造成19日强降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2分]

    A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B气流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

    C暖空气沿锋面爬升

    D气流向中心辐合上升

  • 9. 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 10. 太阳能量来源于[2分]

    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D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 11. 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有关的是[2分]

    A地热能

    B核能

    C煤炭、石油

    D潮汐能

  • 12. 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错误的是[2分]

    A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B太阳辐射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C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少

    D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多

  • 13. 太阳黑子和耀斑[2分]

    A都发生在A层

    B分别发生在A层和B层

    C都发生在B层

    D分别发生在B层和C层

  • 14. 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全球变暖会使大气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B保护雨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C内陆国家距海遥远,不必考虑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影响

    D高纬度国家不需要防治全球变暖

  • 15. 除二氧化碳以外,甲烷、氟氯烃、一氧化碳等都被称为温室气体,其共同的原因是[2分]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能量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温室气体相互反应放出能量

  • 16. 右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画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2分]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 17. 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2分]

    A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B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C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

    D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 18. 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中,甲、乙两地[2分]

    A角速度甲大于乙

    B线速度甲大于乙

    C角速度不相等

    D线速度相等

  • 19. 第二届青奥会举行期间,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2分]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不能确定

  • 20. 青奥会期间,宜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为[2分]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21.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2分]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22. 成因与风带、气压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2分]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23. 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2分]

    A轮廓模糊的星云

    B夜空中飘动的孔明灯

    C人类的家园——地球

    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 24. 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2分]

    A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B有生命物质存在

    C只有一颗卫星

    D质量和体积适中

  •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黄赤交角一直保持不变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黄赤交角度数决定了极圈的度数

    D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地球上温带范围也会变大

  • 26. 下列现象和黄赤交角无关的是[2分]

    A我校调整作息时间

    B季风环流的形成

    C一年中我校正午旗杆影长的变化

    D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 27.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2分]

    A

    B

    C

    D

  • 28. 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2分]

    AA

    BB

    CC

    DD

  • 29. 下列示意图所示的天气系统中,与此次天气过程关系最密切的是[2分]

    AA

    BB

    CC

    DD

  • 30. 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2分]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

    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C季风气候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我国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