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训练综合预测七  区域地理

考试总分:2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地理专题训练综合预测七  区域地理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2011•天津期末)读下面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某年五国农作物自给率统计表(单位:%)麦米薯类砂糖肉类丹麦107124103110351法国1474010314062德国8799829287俄罗斯112571009099日本9104971289(1)丹麦的肉类自给率非常高,其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2)与俄罗斯北部观赏极光最佳时期一致的是________。A.法国南部港口正值干燥少雨期B.德国油轮从中东返航经北印度洋顺风顺水C.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D.法国农场主收割麦类E.黄河小浪底工程放水冲沙(3)法国和德国所处纬度大体与我国东北地区相当,则它们砂糖的生产原料是________,影响其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4)上述五个国家都是临海国,临海的位置给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10分]

    A(1)丹麦的肉类自给率非常高,其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B(2)与俄罗斯北部观赏极光最佳时期一致的是________。A.法国南部港口正值干燥少雨期B.德国油轮从中东返航经北印度洋顺风顺水C.日本樱花盛开的季节D.法国农场主收割麦类E.黄河小浪底工程放水冲沙

    C(3)法国和德国所处纬度大体与我国东北地区相当,则它们砂糖的生产原料是________,影响其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D(4)上述五个国家都是临海国,临海的位置给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10分]

  • 2. (2011•铜陵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材料二上图圆内部分为全国两会期间专家学者提出的“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1)“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____。(2)据材料一分析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点。(3)“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大开发地带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简述“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4)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在于()[10分]

    A(1)“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____。

    B(2)据材料一分析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点。

    C(3)“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大开发地带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简述“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D(4)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在于()[10分]

  • 3. (2011•全国名校文综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分析图中婆罗洲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2)图中甲、乙两地风向存在明显季节差异,试分析7月份两地风向的差异及其原因。(3)分析图中聚落的分布特点。结合图示评价婆罗洲内河运输的自然条件。(4)浙江某开发商拟在婆罗洲承包土地种植橡胶,承包前要进行实地考察,请你利用所学农业区位等地理知识,帮助该开发商写出实地考察的内容。[10分]

    A(1)分析图中婆罗洲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B(2)图中甲、乙两地风向存在明显季节差异,试分析7月份两地风向的差异及其原因。

    C(3)分析图中聚落的分布特点。结合图示评价婆罗洲内河运输的自然条件。

    D(4)浙江某开发商拟在婆罗洲承包土地种植橡胶,承包前要进行实地考察,请你利用所学农业区位等地理知识,帮助该开发商写出实地考察的内容。[10分]

  • 4. (2011•百校联盟文综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甲图)和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照两幅图,说明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D地年降水量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原因。(2)分析C河段与水能利用有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3)E地以出口为目的的农业地域类型和F地出口的粮食分别是什么?(4)分析G地所在区域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并说出其主导区位因素。[10分]

    A(1)对照两幅图,说明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D地年降水量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原因。

    B(2)分析C河段与水能利用有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C(3)E地以出口为目的的农业地域类型和F地出口的粮食分别是什么?

    D(4)分析G地所在区域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并说出其主导区位因素。[10分]

  • 5.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2011年2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无权就钓鱼岛“撞船事件”提赔偿要求。材料二台湾省及周边海域图(见下图)材料三钓鱼岛处在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岛。钓鱼岛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冲绳海槽(是因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材料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部分76条明确规定了大陆架归属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第五款规定了:(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2)如果中间超过2500为深,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1)台湾岛和钓鱼岛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_岛。(2)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从地理角度说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领土。(3)根据图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分析台湾岛两侧海水温度的差异及其原因。[10分]

    A(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

    B(2)如果中间超过2500为深,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1)台湾岛和钓鱼岛从成因上看属于________岛。(2)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从地理角度说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领土。

    C(3)根据图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分析台湾岛两侧海水温度的差异及其原因。[10分]

  • 6. 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有关两城市有利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2.5分]

    A①城市位于平原地区

    B②城市位于河口三角洲

    C两城市均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两城市的植被类型相同

  • 7. 乙国B地区水灾频繁,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①热带草原气候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河流汛期集中,径流量大[2.5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8. 甲、乙两国都是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是()①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压力大②两国都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③鼓励生育人口,延长退休年龄④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5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2.5分]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D山地冰雪带

  • 10. 图中盛行风及洋流的画法正确的是()①甲②乙③丙④丁[2.5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1.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2.5分]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水污染

  • 12. 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2.5分]

    A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

    Cd—f:南北景观之旅

    Dg—f:农牧文化之旅

  • 13. 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2.5分]

    A相对高度变化大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背风坡

  • 14. 下列关于四图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5分]

    A乙图和丁图所示地区在东半球,甲图和丙图所示地区在西半球

    B当甲图大部分地区日出时,丁图大部分地区日落

    C四图所示地区都有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分布

    D四图所示地区都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 15. 四图中均有世界著名的大河,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最小的是()[2.5分]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 16. 对两国人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2.5分]

    A甲国人口数量大于乙国

    B乙国外来务工人员多于甲国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乙国

    D两国人口密度均是东部大于西部

  • 17. 图中两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有()①铁矿丰富②煤矿丰富③水源丰富④环境优美[2.5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8. 香港社会抚养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5分]

    A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

    B死亡率持续下降

    C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D出生率大幅下降

  • 19. 图2四幅人口金字塔图中社会抚养率最高的是()[2.5分]

    A

    B

    C

    D

  • 20. 关于我国粮食需求量预测表反映的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2.5分]

    A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

    B人均口粮消费量增加

    C粮食消费结构升级

    D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加

  • 21. 影响我国粮食需求量变化的因素不包括()[2.5分]

    A水果蔬菜生产的发展

    B电力、机械的使用

    C人口数量的变化

    D玉米出口量的增加

  • 22. 考察途中,人们不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2.5分]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 23.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2.5分]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 24. 旅行考察队员们对沿线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是()[2.5分]

    A甲地—立足气候优势,发展彩色农业

    B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

    C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

    D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 25. 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2.5分]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C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气温高

    D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