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016年高考信息题历  史(一)

考试总分:1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永州市2016年高考信息题历  史(一)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在讨论如何迫使苏联撤走导弹时,先后提出了种种方式以供选择。邦迪和腊斯克主张通过外交途径,或通过葛罗米柯或直接会见赫鲁晓夫,或向联合国提出。肯尼迪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谈判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况且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工程进展迅速。泰勒,狄龙等主张对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实施外科手术,进行空袭加以摧毁。这种方案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冒险、不可靠的。人们担心在空袭中不可能全部摧毁在古巴的导弹,残留下来的苏联导弹可能对美国进行报复,它必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麦克纳马拉提出进行封锁,不让苏联继续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在对峙中迫使苏联撤出已在古巴部署的导弹。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可进可退,留有回旋余地的方案。封锁成功迫使苏联撤出,避免直接冲突;封锁不果则可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摘编自《近年学术界关于古巴导弹危机研究评述》(1)根据材料,指出面对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提出了哪些应对方式?(6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结果及影响。(9分)[15分]
  • 2.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代,福建南部经济有较大变化,人口增多,手工业进步,农田水利改善,为海外贸易的开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唐代中期发生的“安史之乱”,导致陆上丝绸之路闭塞,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转而以海道为主。五代十国时期,连续占据泉州的王延彬、留从效、陈洪进都注意发展海外贸易,从中取利。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正式在泉州设市舶司,这在泉州历史或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设司以后,泉州港可以直接发船到海外贸易,也能接纳外来的商船,因而进出口贸易便得到迅速的发展。它在海外交通方面的地位,迅速赶上广州。泉州城南,逐渐形成为外国商人和水手集中居住的地区。与之相应,泉州出现了不少外来宗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的庙宇以及外来侨民的集中墓地。元朝,泉州港更加繁荣。许多外国商人,水手随着海船来到泉州,这个港口成为各国人杂居的海港都市。马可·波罗说:“我敢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所以大汗在此港征收税课,为额极巨。”伊本·白图泰在这里看到大船百数,小船千余。泉州港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头等海港之一。一方面是“蕃商”川流不息出入泉州,另一方面,泉州也是中国商人出海的首选地。海上丝路将中国与海外诸国连接起来,来往频繁,有如一家。著名的地理著作《岛夷志略》成书于14世纪中期,作者汪大渊长期在泉州生活随海船出海经商。这本著作记录了海外地名二百余处,涉及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印度次大陆及其周围地区、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和北非。此书写成后,收在当时泉州的地方志内,成为当时泉州人的航海指南,也是这一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详尽记录。——杨俊峰《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1)根据材料,概括泉州港兴盛的原因及表现。(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泉州港的历史地位及现实意义。(10分)[25分]
  • 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今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盛世危言》文本,分别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5卷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14卷本《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8卷本《盛世危言增订新编》。近代,研究郑观应的专家夏东元教授所编的《郑观应集》,当中《盛世危言》文本乃其上三个权威性版本之综合本,共115篇文章。而最早的《盛世危言》5卷本包括57篇文章,其标题分别如下:《道器》、《学校》、《西学》、《女教》、《考试上》、《考试下》、《藏书》、《议院》、《日报》、《吏治上》、《吏治下》、《游历》、《公法》、《通使》、《禁烟上》、《禁烟下》、《传教》、《贩奴》、《交涉》、《书吏》、《廉俸》、《建都》、《教养》、《训俗》、《狱囚》、《医道》、《善举》、《税则》、《国债》、《商战》、《商务》、《铁路》、《电报》、《邮政上》、《邮政下》、《银行上》、《银行下》、《铸银》、《开矿》、《纺织》、《技艺》、《赛会》、《农功》、《垦荒》、《旱潦》、《治河》、《防海上》、《防海下》、《防边上》、《防边中》、《防边下》、《练兵》、《水师》《船政》、《民团》、《火器》、《弭兵》。——夏东元《郑观应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盛世危言》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 4.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综合《唐书》、《唐会要》等有关史籍记载,武后时期的科举考试一般是在二月开始,制举、殿试时间是不等的,科目和科第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传统科目之外,还有文艺优长科、理选拔萃科等。由皇帝主持的制举、殿试规模宏大,人数极多,使当时文场呈现出旷古未有的盛况。《大唐新语》称“应制者向万人”。至于制举的试题、殿试的策问,多半涉及政抬、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注重取题社会、联系政治。——马思博《论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材料二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关陇把持特权,门阀观念非常的严重。不利于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进入官场。为了使没有权利和地位,但有才能的人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有所作为,并且得以升迁。于是在显庆四年武则天改《氏族志》为《姓氏志》,以武氏为第一等,其余均按官位高低为准,那些出身士兵立有军功的人,也可以跟世家大族列为同一个等级。这样一来扩展了用人的范围,也寻找到许多庶族地主中有才能的人。——吴玲莉《浅析武则天在用人方面的策略和贡献》(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则天的人才观。(7分)[15分]
  • 5.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1912年8月《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相继颁布,全国随即开始国会议员选举的筹备工作。1912年底和1913年初,中国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议员选举。当时中国人口4亿左右,各省登记选民共4.3千万,选民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是10%,约每10人中便有1名选民。这一比例,和西方国家早期议会选举比也不算低,从选民比例看中国的起点是很高的。经过轰轰烈烈的初选和复选,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产生。国民党成为国会内第一大党,在参众议两院870个议席中,占392个席位;占总数的45%。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在北京新落成的众议院议场举行开幕典礼。上午9时起,议员们身着特制的礼服陆续齐集会场,其中有参议员179人,众议员503人,国务总理及各部长皆列席,其它内外观礼代表千余人。11时典礼开始,供卫军鸣礼炮108响以志敬。——王铁群《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开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指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的特点。(7分)[15分]
  •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但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他们(苏氏兄弟)的学术因罩上一层极厚的释老的色彩,所以他们对于世务,认为并没有一种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标准。他们一面对世务却相当练达,凭他们活的聪明来随机应付。他们亦并不信有某一种制度,定比别一种制度好些。但他们的另一面,又爱好文章辞藻,所以他们持论,往往渲染过分,一说便说到尽量处。近于古代纵横的策士。——钱穆《论苏轼之学》(1)根据材料,概括苏轼人生经历的特殊之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苏轼人生的主要因素。(7分)[15分]
  • 7. “(2000年)中国75%的国有小型企业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制以及中外合资等方式,转变成非国有企业……85%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成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其中520户国家重点企业有70%改成了多元持股的股份公司。”材料说明中国[4分]

    A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C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严竣挑战

  • 8. “荷兰的贸易量在1698至1715年期间达到顶峰,而且,在那些年月里,荷兰商船队的规模仍为英国的两倍,可能等于法国的九倍。但当时,荷兰在全部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在下降。因此,所出现的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衰落。”荷兰相对衰落的主要原因是[4分]

    A英法政治制度较为先进

    B英法海军力量强大

    C荷兰商业经营方式落后

    D荷兰殖民地较狭小

  • 9. 本杰明·富兰克林意识到在莱顿瓶发电产生的火花与天空中的闪电之间有相似之处,就用风筝试验加以证明。富兰克林以其典型的实践方式于1753年研制出预防雷击的避雷针。他还进一步发展起最早的、全面的电学理论。这一理论[4分]

    A至今仍被运用于实际的电路学中

    B成为蒸汽时代科技发明的里程碑

    C开启了人类文明进程的电气时代

    D是对电磁感应学说的发展和完善

  • 10. 1863年,上海英美租界合并为“洋泾浜北首英美租界”。1869年《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公布,处理华人法律事务的会审公堂成立。以上史实说明[4分]

    A列强取得了在华租地居住权和领事裁判权

    B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扩大至租界中的华人

    C租界在事实上司法独立,成为“国中之国”

    D西方列强开始联合起来,共同攫取在华权益

  • 11. 蒋介石曾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以上言论[4分]

    A显示了与苏联和中共合作的诚意

    B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为国共合作奠定了政治和理论基础

  • 12. “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其中反映出[4分]

    A诸子百家相互诘难的态势

    B对法家思想主张的直接否定

    C对儒家思想主张的全面肯定

    D对道家思想主张的理性评价

  • 13. 1974年12月,欧洲九国首脑会议决定,将首脑会议定期化,后命名为“欧洲理事会”,作为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三次。1976年9月,共同体国家通过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了“欧洲议会”。“欧洲议会”的特点是[4分]

    A在国际舞台上力争用一个声音说话

    B对于成员国事务具有最后的决定权

    C由各成员国议会临时委派代表组成

    D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 14. 当时的某国总统发表感性讲话:“我们能在没有政府合约协定,没有宪法约束及议会决议的情况下,温馨完成统一大业,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它如实体现了良好的国民素质。”这次统一[4分]

    A为该国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础

    B是该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C改变了欧洲的传统政治格局

    D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 15. 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4分]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

    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

    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 16. 《新约》里,神说:“我是阿尔法,我是欧米伽,我是首先的,我是最后的,我是初,我是终。”(圣经启示录22:13)。在希腊字母表里,第一个字母是“Α,α”(Alpha)代表开始,最后一个字母是“Ω,ω”(Omega)代表终了。由此可见[4分]

    A古代希腊文明影响广泛深远

    B《圣经》成书于古希腊时期

    C基督教渊源于古希腊的宗教

    D《新约》记录了古希腊历史

  • 17. 1991—2001年间,美国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内生超平衡预算:即增加生产性支出,通过提升社会有效供给能力来重建财政平衡。这一政策[4分]

    A是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延续

    B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的新发展

    C推动了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增长

    D导致了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爆发

  • 18. 所有的组织——不论是农业、工业、军事还是文化组织,都必须依法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供有关资源和经营的具体资料。其中包括的表格和统计资料涉及到重工业、轻工业、金融、合作社、农业、运输、通讯、劳力、工资、学校、文学、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险等各方面。这一现象形成于[4分]

    A列宁时期的苏俄

    B斯大林时期的苏联

    C毛泽东时期的中国

    D邓小平时期的中国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