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历史】2018年高考真题——江苏卷
A(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B(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7分]
A(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
B(2)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C(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9分]
A(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B(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C(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9分]
A(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B(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晚年在患病休养期间,一直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从1921年起,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发生了重大改变。列宁指出,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之前,决不能过早地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目标。共产主义与商业并非“风马牛不相及”。在大机器工业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商业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国营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改变不讲核算、不要利润的情况。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要健全货币,整顿货币流通,恢复财政信贷制度,使货币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掌握市场规律,以此制定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概括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观点。C.[探索历史的奥秘]人类起源于何处,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19世纪后期达尔文提出他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同大猩猩和黑猩猩关系密切的猿类,以前很可能栖居于非洲。由于这两个物种现今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所以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生活于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似乎就更加可能了。——达尔文《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材料二大部分人类学家都肯定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他们的依据有三:一是只有在非洲大陆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进化各个阶段的化石;二是非洲地域辽阔,地形多变,对猿类进化在外部条件方面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分子生物学最近的研究给达尔文的推论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摘编自李春元等主编《世界文化史500疑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的推论及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尔文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提出的重要理论。(2)据材料二,归纳人类学家从哪些学科的视角肯定达尔文的推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重要古人类化石。
C(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达尔文对人类起源地推论的影响。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北京故宫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永乐年间,夺得帝位的朱棣,为了达到威镇北方、控驭全国的目的,迁都北京,于是迫使全国的农民,军士、工匠修建了比南京更为壮丽的北京宫殿。——摘编自万依等《故宫——东方建筑的瑰宝》材料二世界上的建筑师看过北京故宫以后,无一不发出赞美和惊叹。这一建筑早已达到最高的水平,将深沉的对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达到任何文化都难以超越的程度。它的组织方法、构图意念,绝不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不管在技术上、艺术上,它都是继承了伟大的传统而来的。——摘编自李允鉌《华夏意匠》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棣在北京修建宫殿的目的,指出北京故宫的布局特点。(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故宫的文化遗产价值。[15分]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A经典力学的诞生
B进化论的传播
C电气革命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
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