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专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第九第十单元
A(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2分)材料二图2为清代官员的补服(即文武官员朝服上的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或补服)
B(2)图2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1分)该制度在明清时期有哪些变化?(2分)材料三图3为中山装,它是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在民国前期大为流行,其设计理念为:1.门襟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学说(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2.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C(3)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山装在民国前期流行的政治及思想因素?(4分)材料四图4为着红军戎装的毛泽东,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摄于1936年7月。比起古今中外各国军队的服装,红军的军装朴素且简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身着简陋有时甚至是破烂军装的红色革命队伍最终战胜了貌似强大的对手,夺取了政权,这不能不说是个历史的奇迹。
D(4)根据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他们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胜强大的对手,夺取政权”的重大历史事实?(4分)[13分]
A(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5分)
B(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4分)
C(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5分)[14分]
A(1)从材料一、二、三中概括晨光机器厂发展中的几次战略调整。(3分)
B(2)运用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以“以政府、市场对晨光机器厂企业转型发展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13分]
A首倡实业救国
B借机进行商业宣传
C主张民主共和
D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A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的负面影响
D报刊、网络和电视新闻媒介监督作用的大大增强
A走合作化道路
B没收为国营企业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资本家自愿捐献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近代交通工具
B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C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D近代工业的发展
A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B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D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
B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
C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
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A适应外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需要
B适应清朝政府扩大税收来源的需要
C适应南京国民政府兴办实业的需要
D适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A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1952经济增长率迅速提升
B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C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84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D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A肯定了西方先进技术
B主张开办洋务运动
C对清朝统治失去信心
D希望实行政治变革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
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