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专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第五第六单元
A(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背景?(2分)
B(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概括两部法律文件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6分)
C(3)材料三与前两则材料内容一脉相承的是什么?(3分)
D(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依法治国”的认识。(2分)[13分]
A(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3分)
B(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实现和解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态度变化的自身原因。(2分)
C(3)据材料三,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遇到的挑战。(2分)材料四体现了中国在新时期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分)
D(4)综合上述材料,在当今时代,中国应该如何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前提下妥善处理国际关系?(4分)[15分]
A(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和客观条件?(4分)
B(2)看图回答问题,请举一例说明图片反映的内涵是什么?(3分)
C(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3分)发展趋势如何?(2分)[12分]
A美国经济实力已低于欧共体和日本
B美国政府欲制裁欧共体和日本
C美国政府要求中国对美扩大进口
D美国希望扩大对华贸易是推动中美建交的重要因素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的根源
C以隐蔽的手段稳定和控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持西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新中国的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A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建立
B和平改造所有制的指导方针正式确立
C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A这是中印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超越社会制度的包容性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处理大国关系的灵活性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不结盟运动的指导思想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A表明美国已开始放弃其霸权主义政策
B表明中国成为能抗衡美国的超级大国
C反映出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开始形成
D说明国家实力强弱影响着其国际地位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A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B得到了全国人民一致拥护
C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D是民众行使立法权的结果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
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一体化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A想获得亚洲盟国支持,建立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
C谋求和中国联合,建立一个两极世界
D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两岸三通的实现
A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
B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C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村民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