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5-2016新高考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模块测评2份
A(1)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宋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请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4分)
B(2)在工业文明兴起的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9世纪英国在科技上“抢占了先机”的表现。(6分)
C(3)20世纪是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迅速崛起。20世纪上半期,美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4分)
D(4)新中国成立后,奋起直追。在科技创新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哪些独特贡献?(4分)
E(5)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2分)[20分]
A(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6分)材料二阅读案例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B(2)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廷尉的职责是什么?(2分)
C(3)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2分)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D(4)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E(5)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4分)
F(6)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20分]
A(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4分)
B(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6分)
C(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6分)
D(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4分)[20分]
A(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10分)
B(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C(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得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6分)[20分]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达尔文
A牛顿
B伽利略
C普朗克
D达尔文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灯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D“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A《孔子改制考》
B《狂人日记》……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新民主主义论》
A网络技术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火药
A有利于思想解放
B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A飞机
B手机
C电子计算机
D原子弹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A《诗经》
B《离骚》
C《论语》
D《风》
A《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B《平凡的世界》
C《抉择》
D《尘埃落定》
A启蒙的真谛是保障思想自由
B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C契约立国,主权在民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格尔尼卡》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老人与海》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A君主立宪道路
B民主共和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实业救国道路
A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B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A达尔文
B伽利略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老人与海》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民族主义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D“循天下之公”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的特殊国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米勒
B德拉克洛瓦
C列宾
D毕加索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桀骜不驯
D威武庄严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A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A古典主义莫奈
B现实主义库尔贝
C浪漫主义库尔贝
D现代主义毕加索
A传播资讯
B新闻报道
C娱乐
D艺术鉴赏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第一台每秒运行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D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文学革命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影响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
D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