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新高考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模块测评2份

考试总分:4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5-2016新高考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模块测评2份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20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都有科技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二“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创新的美国”。众所周知,当今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请回答:(1)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宋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请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4分)(2)在工业文明兴起的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9世纪英国在科技上“抢占了先机”的表现。(6分)(3)20世纪是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迅速崛起。20世纪上半期,美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4分)(4)新中国成立后,奋起直追。在科技创新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哪些独特贡献?(4分)(5)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2分)[20分]

    A(1)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宋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请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4分)

    B(2)在工业文明兴起的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9世纪英国在科技上“抢占了先机”的表现。(6分)

    C(3)20世纪是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迅速崛起。20世纪上半期,美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4分)

    D(4)新中国成立后,奋起直追。在科技创新方面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哪些独特贡献?(4分)

    E(5)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2分)[20分]

  • 2.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6分)材料二阅读案例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2)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廷尉的职责是什么?(2分)(3)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2分)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4)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5)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4分)(6)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20分]

    A(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6分)材料二阅读案例案例一: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案例二: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廷尉张汤弹劾道: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B(2)从以上案例来看,汉朝廷尉的职责是什么?(2分)

    C(3)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2分)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D(4)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五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E(5)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4分)

    F(6)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20分]

  • 3. (20分)主题: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材料一莎士比亚(1564—1616)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材料二“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鲁迅全集》材料四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已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l所的速度增加。——《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4分)(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6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6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4分)[20分]

    A(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社会思潮?推动这一社会思潮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哪三大事件?(4分)

    B(2)材料二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6分)

    C(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6分)

    D(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4分)[20分]

  • 4.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思想家主要思想黄宗羲(1610—1695年)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顾炎武(1613—1682年)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主张王夫之(1619—1692年)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思想家主要思想孟德斯鸠(1689—1755年)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伏尔泰(1694—1778年)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1712—1778年)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10分)(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得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6分)[20分]

    A(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三人各自的主张。(10分)

    B(2)上述东西方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C(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得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6分)[20分]

  • 5. 官员质问某人:“这些是你的书吗?你会撤销你的主张吗?”这人坚持:“我只接受《圣经》的权威和自己良心的约束;我不能撤回我写的任何东西,因为我的良心是跟随着《圣经》的……”材料中的“某人”指的是()[3分]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达尔文

  • 6. “他在善于运用他那时的经验材料上是独特的,同时他还在数学和物理学的详细证明方法上有惊人的创造才能。”“他的成就……一直是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个工作者的纲领。”材料中爱因斯坦评价的“他”是()[3分]

    A牛顿

    B伽利略

    C普朗克

    D达尔文

  • 7. “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3分]

    A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

  • 8. 1879年,某项科技新成果发明的消息传到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随之狂跌。引起股票狂跌的科技新成果应是下图中的()[3分]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灯

  • 9.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3分]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D“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 10.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它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这段话可能出自()[3分]

    A《孔子改制考》

    B《狂人日记》……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新民主主义论》

  • 11. 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3分]

    A网络技术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火药

  • 12. 英国的斯宾塞创造“适者生存”的说法,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3分]

    A有利于思想解放

    B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 13. 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3分]

    A飞机

    B手机

    C电子计算机

    D原子弹

  • 14. 下图为江苏昆山的亭林公园,园内有一座立像,照墙上的八个大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提倡者是()[3分]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 15. 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是()[3分]

    A《诗经》

    B《离骚》

    C《论语》

    D《风》

  • 16. 下列属于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是()[3分]

    A《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B《平凡的世界》

    C《抉择》

    D《尘埃落定》

  • 17. 康德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私下运用自己的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虽则不致因此而特别妨碍启蒙的进步。”这表明作者主张()[3分]

    A启蒙的真谛是保障思想自由

    B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C契约立国,主权在民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 18. 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发展要求()[3分]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格尔尼卡》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老人与海》

  • 19. 有一位著名作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小说)我要让人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据此推测他最有可能属于哪一派文学派别()[3分]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 20. 李大钊在《新纪元》中写道:“我们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分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做出一点有益的工作。”材料中“新人生的道路”指的是()[3分]

    A君主立宪道路

    B民主共和道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实业救国道路

  • 21.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后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同毛的会谈》中这样说:“毛泽东的基本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论点的是()[3分]

    A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B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动“文化大革命”

  • 22. 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并用自己的理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他是()[3分]

    A达尔文

    B伽利略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 23. 这种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是与“新古典主义”对立,它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达理想与愿望,力主表现个性和感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以及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符合这一特点的作品是()[3分]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老人与海》

  • 24. 清朝有一位叫秦间的才子,于清朝乾隆年间考中状元,在游杭州西湖到岳王庙岳飞墓前,因自己姓秦,惭愧地写下了“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两句墓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3分]

    A道学

    B佛学

    C理学

    D民族主义

  • 25.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下列观点符合他的是()[3分]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D“循天下之公”

  • 26. 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3分]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 27.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论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他指出:“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这两个革命阶段能够有机连接起来的原因是()[3分]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B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提供了经验

    C民主革命包含了社会主义因素

    D中国的特殊国情

  • 28. 下列有关新中国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③1992年“神舟号”飞船取得首次试验成功④2003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9. 某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喜欢揣摩一些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而替他们画“自画像”。一位学生选择了诺顿一世。1859年,由于对联邦和加州政府的政治结构极度不满,诺顿宣布自封为“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开始了其21年的“统治”。这位学生应该模仿()[3分]

    A米勒

    B德拉克洛瓦

    C列宾

    D毕加索

  • 30.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3分]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必然

    C有力地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反对“尊儒尚法”“外儒内法”

  • 31.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二郎神是金色,窦尔敦是蓝色……你认为“金色脸”表示()[3分]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桀骜不驯

    D威武庄严

  • 32. 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下图),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出现的时代。请问下列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3分]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 33. 201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10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3分]

    A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 34.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3分]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 35. 下图所示作品应属于哪一绘画艺术流派的哪位画家()[3分]

    A古典主义莫奈

    B现实主义库尔贝

    C浪漫主义库尔贝

    D现代主义毕加索

  • 36. 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由贾玲、瞿颖、李菁、沙溢表演的《喜乐街》作为本年度春晚首个登场的小品,不仅带来了羊年春晚的第一个高潮,更是成为羊年春晚的最大黑马,以压倒性优势成为网络上最受欢迎的节目。这体现了电视的哪一功能()[3分]

    A传播资讯

    B新闻报道

    C娱乐

    D艺术鉴赏

  • 37. 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了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3分]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C欧洲共同体宣告成立

    D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 3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最能代表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是()[3分]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第一台每秒运行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D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

  • 39.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3分]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40.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3分]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 41.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3分]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42.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3分]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文学革命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影响

  • 43.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赶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管理之。”由此可知,新三民主义中增加“节制资本”的主要目的是()[3分]

    A以国营经济取代私人资本

    B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

    C提高广大民众的社会政治地位

    D防止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 44.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是在()[3分]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