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
A(1)金属棒在此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W安;
B(2)金属棒下滑速度V=2m/S时的加速度a.
C(3)为求金属棒下滑的最大速度Vm,有同学解答如下:由动能定理,……。由此所得结果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并完成本小题;若不正确,给出正确的解答。[14分]
A(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和,则小车加速度。
B(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5分]
A(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B(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12分]
A(1)B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
B(2)运动过程中B的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
C(3)图(c)中直线III为曲线II的渐近线,求导轨的倾角。
D(4)若A、B异名磁极相对放置,导轨的倾角不变,在图(c)上画出B的总势能随x的变化曲线.[14分]
A(1)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
B(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为,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m。[5分]
A(1)(多选题)在实验中需保持不变的是()A.挡光片的宽度B.小车的释放位置C.导轨倾斜的角度D.光电门的位置
B(2)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后重做该实验,在图(b)中画出实验图线。[5分]
A(1)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B(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C(3)补全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D(4)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9分]
A
B
C
D
A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变大
B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变小
C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D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A
B
C
D
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
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③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A小于N
B等于N
C等于N+F
D大于N+F
A
B
C
D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产生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产生干涉
C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A
B
C
D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A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再逆时针
B感应电流方向一直是逆时针
C安培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
D安培力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
A正向,
B正向,
C负向,
D沿悬线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