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七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A(1)简析塔斯马尼亚岛莎菲镇重视建设“壁画之城”及中国流行歌手陈奕迅的“壁画”在塔斯马尼亚也能成一景的原因。(6分)
B(2)如果我国借鉴这一做法,请你举荐一个著名旅游景区,并从内容上提出在“壁画城”建设时需注意的问题。(4分)[10分]
A(1)针对材料一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应如何落实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4分)
B(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应有的职责。(12分)[26分]
A(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8分)
B(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8分)
C(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9分)[25分]
A(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武帝税收政策的主要特点。(6分)
B(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税收政策的影响。(9分)[15分]
A(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9分)
B(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6分)[15分]
A(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4分)
B(2)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8分)
C(3)沙特阿拉伯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近却有大片的枣椰林分布。试推测其成因。(6分)
D(4)海水淡化能源耗费大,成本较高。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产量最大的国家。简析沙特阿拉伯重视海水淡化的原因。(6分)[24分]
A(1)简述以上两区域发展马铃薯种植的相同自然条件。(8分)
B(2)试分析我国推行马铃薯主粮化的原因(8分)
C(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我国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6分)[22分]
A(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10分)
B(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诠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家风建设的关系。(12分)
C(3)请你从认识论角度为新时期家风建设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26分]
A(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章太炎关于代议制的主张及其理由。(9分)
B(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章太炎关于代议制的主张。(6分)[15分]
A(1)根据材朴,概括刘铭传治理台湾的主要举措。(8分)
B(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铭传对台湾发展的作用。(7分)[15分]
A广西
B宁夏
C内蒙古
D安徽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发展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A政策
B技术
C劳动力
D市场
A20%
B50%
C40%
D60%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
B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相并举
A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渊源
B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C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对近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性
D近现代西方文明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A图中两条河流流向相同
Ba河大致自东向西流动
C图示范围内b河的落差介于200米到400米之间
Db河大致自北向南流动
A①地降水比②地少
B①地植被长势比②地好
CP点到山顶的高差可能为290米
D小路c比小路d平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由联邦制趋向于中央集权制
B包含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提升了各联邦成员的司法权
D进一步适应了民主化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大
B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和适应它
C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是历史进步的一种表现
D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国主权的内涵和外延
A科技水平
B能源结构
C产业结构
D经济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王韬课士的格致类考题是西方的思想文化
B王韬课士的教育类考题与洋务运动相违背
C王韬课士的治术类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
D王韬课士的过程体现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推行不结盟政策
A地形地质条件
B气候条件
C水文条件
D社会经济条件
A原材料
B劳动力
C互联网技术
D自动化设备
A批量化生产,产品价格大幅降低
B企业管理和装配部门的雇员激增
C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更具竞争力
D仓库和商铺的市场需求出现萎缩
A高速交通网
BRS技术
CGIS技术
DGPS系统
A作为诸侯私有财产的采地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B子孙贤者是封国采地的第一继承人与维护者
C血缘关系是周初封邦建国的唯一依据
D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基本纽带
A推翻了对古代抑商政策的固有认识
B否定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C深化了对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的理解
D肯定了战国至汉初私营纺织业的发达
A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寻找“理”
B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C敢于公开挑战孔孟正统思想
D强调先知后行提升自我修养
A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中国古代受贵族政治影响深远
D中国古代对君主专制制度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