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四

考试总分:3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四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36分)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由于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而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近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6分)(5)虽然降水量减小,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12分)[36分]

    A(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B(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C(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D(4)近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6分)

    E(5)虽然降水量减小,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12分)[36分]

  • 2. (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以下三则材料(1)以上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8分)材料二阅读以下一些思想家的言论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2)材料二中的①②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10分)材料三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9分)(4)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5分)[32分]

    A(1)以上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8分)材料二阅读以下一些思想家的言论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

    B(2)材料二中的①②思想家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10分)材料三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C(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9分)

    D(4)在探究活动中,分组讨论是重要的环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甲组给出的结论是“战乱与灾难”;乙组给出的结论是“进步与发展”,如果你是此次讨论的参与者,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5分)[32分]

  • 3.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两年,北京、上海、四川、广东、湖南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其他地方也都对此抱有很高的热情和期待。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升华,既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有很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但对从业者的创意能力、创意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政府和文化企业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挑战。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使网络文化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应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能力的发展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生态”,更加明确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企业应如何理性投资文化创意产业。(9分)(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9分)(3)从理论上说明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14分)[32分]

    A(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企业应如何理性投资文化创意产业。(9分)

    B(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9分)

    C(3)从理论上说明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14分)[32分]

  • 4. (60分)读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及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甲),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乙),分析回答问题: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年代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1985年28.92.632.46.15.51.87.315.41990年28.33.232.96.56.01.97.413.81996年28.14.237.21.67.02.17.812.0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1)读表可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用地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分)(2)分析图甲,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3)分析图乙,描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的特点。(4分)(4)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唱的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5页(5)材料一、二所述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积极作用是什么?(8分)(6)用发展的观点审视,材料一、二所述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局限?对推动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启示是什么?(12分)某校高三(5)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开展探究学习,他们深入该县某村,收集到以下数据:村民人均年收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社会事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的比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患病就医率2000元6年10%5%60%(7)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8分)(8)该班同学就“建设新农村的设想”这一话题采访了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村主任谈到,村委会决定在2007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强制村民搬入中心村,按统一标准建设别墅式小洋楼,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村主任的设想进行评价。(12分)[60分]

    A(1)读表可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用地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分)

    B(2)分析图甲,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

    C(3)分析图乙,描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的特点。(4分)

    D(4)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唱的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5页

    E(5)材料一、二所述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积极作用是什么?(8分)

    F(6)用发展的观点审视,材料一、二所述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局限?对推动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启示是什么?(12分)某校高三(5)班学生围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课题,开展探究学习,他们深入该县某村,收集到以下数据:村民人均年收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社会事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的比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患病就医率2000元6年10%5%60%

    G(7)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8分)

    H(8)该班同学就“建设新农村的设想”这一话题采访了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村主任谈到,村委会决定在2007年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要求,用一年的时间强制村民搬入中心村,按统一标准建设别墅式小洋楼,修建村庄大道,率先建成新农村。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村主任的设想进行评价。(12分)[60分]

  • 5. 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4分]

    A290m

    B385m

    C550m

    D632m

  • 6. 某业余作家撰写汉武帝传记,有个朝廷接待日本使者的情节,下列构思中有可能符合史实的是()[4分]

    A在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西域都护的时候日本使者到来

    B朝廷史官根据太初历的时间记载倭人奉贡朝贺的史实

    C董仲舒告诉日本使者要崇尚儒学并从中国引进佛教

    D日本使者离开时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给其国君

  • 7. 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4分]

    A东南五口开放后,引进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出现了近代化大农业

    C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D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传统耕作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 8. 历史上的“岁在甲子”、“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等事件均属于干支纪年方法。据此类推,“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的历史事件发生在()[4分]

    A1858年

    B1860年

    C1861年

    D1900年

  • 9. 有农民介绍:“我们的马铃薯不是简单地抛到地里的,不光要有好品种,还要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种植、配方施肥;种植也不是胡乱种植的,而是有组织的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大多是订单式生产;挖出来的马铃薯也不一定马上就卖,可以储存起来,价位到了再出手……”可见当地农民增收是靠()①增加农业投入②农业科技进步③农业产业化经营④灵活把握市场供求变化[4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0.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淀粉成本价是每吨4000~4100元,销售价是每吨4300~4400元;但是从欧盟进口的相同品质的马铃薯淀粉价格已下跌到每吨330~360美元,按此价格出售,欧盟企业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对此,我国马铃薯加工企业应该()①请求商务部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国内企业利益②增强企业实力、对种植马铃薯的农民进行补贴,扩大市场份额③充分运用反倾销等手段,维护产业安全和企业利益④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征收反倾销税[4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在一些省份举办的节能环保展览会上,各种节能减排产品、技术纷纷亮相,但是价格仍然很高。比如以生态农家园为例,每平方米造价l000元,在农村地区推广价格门槛过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是()①对生产节能减排产品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②对所有节能减排产品实行政府定价③对生产节能减排产品的企业征收消费税④对节能减排技术项目给予财政补贴[4分]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2. 2008年5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96元人民币,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汇率不断升高()①能够降低我国企业的出口成本②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③不利于我国外汇储备保值增值④有利于优化我国外向型经济[4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下列关于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4分]

    A伦敦(零时区)时间为3月13日6时

    B纽约(西五区)时间为3月12日3时

    C北京时间为3月13日16时

    D洛杉矶(西八区)时间为3月13日12时

  • 14. 图中洋流的名称是()[4分]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秘鲁寒流

  • 15. 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4分]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落叶林、草原、荒漠

    C硬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 16.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4分]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17.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4分]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18.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 假如杨先生2008年5月份的工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元,那么他应缴纳的税款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注)税率(%)1不超过500元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注: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月上调到2000元/月。[4分]

    A175元

    B475元

    C360元

    D215元

  •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经济水平。这是()[4分]

    A企业兼并破产的需要

    B市场经济竞争性特征的表现

    C我国企业占领国际市场的根本途径

    D我国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 21.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理生万物,理主动静③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④物是观念的集合⑤绝对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⑥我思故我在⑦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⑧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4分]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②③⑤⑧

    D①④⑥⑦

  • 22. AB之间的经度差是()[4分]

    A30°

    B60°

    C150°

    D180°

  • 23. 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4分]

    A12月至次年2月

    B3月~5月

    C6月~8月

    D9月~11月

  • 24.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4分]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 25.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4分]

    A民主

    B科学

    C变法

    D革命

  • 26. 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时代产生的革命精神,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4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 27. 假定生产一件服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小时,售出后收入16元,某一服装生产者率先将劳动率提高一倍,他用8小时生产的服装售出后收入应该是()[4分]

    A16元

    B24元

    C32元

    D30元

  • 28.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物价问题又成为中国决策者关注的焦点问题。物价问题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①物价上涨过快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②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③保持物价下降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④物价上涨容易引发货币升值和生产投资减少[4分]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29.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哲学角度看,所蕴涵的共同观点是()[4分]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B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C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D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平等关系

  • 30. 某县为了整治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下发方案,其中有一项内容要求铲除“包括农户在门前、空院、空闲地种植的蔬菜、农作物和滋生的杂草”。该县这种做法()[4分]

    A坚持发展的观点,从长远规划新农村建设

    B坚持全面的观点,从长远利益出发

    C没有从实际出发,有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坚持了联系的观点,考虑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 31. 此时赤道上和北京在同一日期的东半球的白昼范围是()[4分]

    A20°W向东至160°E

    B30°W向东至160°E

    C30°W向东至150°E

    D20°W向东至150°E

  • 32. 如图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4分]

    A1020

    B1017.5

    C1015

    D1012.5

  • 33. 有关图中四地天气与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4分]

    A②地风力大于①地

    B①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③地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D④地吹西北风

  • 34. 该天气系统在甲地消失时()[4分]

    A地中海受西风带控制

    B非洲南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南亚盛行西南风

    D南美洲热带草原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35. 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表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会议总代表662人党派代表165人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团体代表235人区域代表116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4分]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 36. 下图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4分]

    A

    B

    C

    D

  • 37.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柱状图,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4分]

    A农业基础地位的下降

    B产业结构政策调整

    C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

    D借鉴西方国家经验

  • 38.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其背景是()①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②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③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④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4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 39.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4分]

    A1953年中印双边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