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A(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8分)网友议题直面道德困惑引领价值选择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好人”能不能做?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道德典范给出了回答。
B(2)请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网友议题”对你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启示(8分)网友心声践行道德不止步追求完美无止境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
C(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12分)[28分]
A(1)结合图16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2分)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燕尾服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等解决的课题。
B(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6分)[28分]
A(1)描述图中两个I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
B(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
C(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12分)[32分]
A(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12分)
B(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24分]
A(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务“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
B(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
C(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30分]
A(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14分)
B(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2分)[26分]
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为7.5%
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50%40万
B80%80万
C100%80万
D200%160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袁世凯
B段祺瑞
C张勋
D溥仪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A①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Ⅲ
DⅠ>ⅡⅡ<Ⅲ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B
C
D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A
B
C
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