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天津卷) 语文

考试总分:2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天津卷) 语文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3分)(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3分)(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2分)[8分]

    A(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3分)

    B(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3分)(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2分)[8分]

  • 2. 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________①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②_________________”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③_________________”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④_________________”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_⑤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⑥_________________”的勃勃生机。[5分]
  • 3. 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6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雨过至城中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2)(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9分]
  •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分)[4分]
  • 6. 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分)[6分]
  • 7.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7分]
  • 8. 下列三幅劝阻吸烟的手势图,你认为哪一幅最好?请结合图像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5分)[5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0分]
  •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飞之三日而不集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于凉州造浮图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11. 下无句子分编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去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②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③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④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⑥作木鸢曷,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3分]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 12. 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这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 1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透彻频律攻坚战振聋发聩

    B通谍竞聘节骨眼锋芒毕露

    C精悍杂糅识时务礼尚往来

    D坐标博取辩证法大相径庭

  • 14.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__________。阅读散文,我们能体会到鲁迅的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_________。[3分]

    A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

    B情趣冷峻深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

    C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重要

    D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重要

  •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 16. 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如何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3分]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重水复疑无路,攀附暗花明又一村

    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17. 下列言行属于该文所说“人文世界”范畴的一项是[3分]

    A李先生发现超市多收了他一元钱,便花十元钱打车回去理论。他说:“我就是要较这个真儿,值!”

    B朱峰同学当选学生会主席后,发表感言说:“感谢同学们给了我这个服务师生、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C漂亮姐姐一心想嫁个白马王子,她说:“我就是想找个配得上我的人。”

    D魏越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到边远山区支教多年。他说:“在这里我才实现了真正的价值。”

  • 18.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闻而悼之悼,哀悼

    B于是乃偃兵偃,停止

    C如审有机关审,确实

    D赍物具千数谢之赍,赠送

  • 19.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

    B氛(fēn)围吝啬(sè)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

    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

    D模(mó)板怯(qiè)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

  • 20. 下面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自然世界”在没有人类介入之前由纯粹盲目的自然力量支配,当出现人类实践痕迹之后,则受人类价值规范制约,成为“人化的自然”。

    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C“自然世界”自身并无价值追求可言,而在“社会世界”中,社会价值规范则是社会世界的核心。

    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 21. 下面对文意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价值”与“意义”分别是区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社会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关键词。

    B“人文世界”是人在“社会世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性、个体性和主观性,因此“人文世界”即“人的世界”。

    C人类介入“自然世界”,构建“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是人类改造自然,实现社会价值,完善人生意义的过程。

    D“人文世界”体现出人类对人生价值的体验与反思,因此人文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都应占有重要地位。

  • 2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4分]

    A“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这两句话词语间不加标点,使语气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D“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摹景神韵。

    E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