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 文

考试总分:2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 文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本文回答。(4分)[4分]
  • 2. 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部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4分]
  • 3.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划线的词语。(4分)[4分]
  • 4. 对人们采摘紫苏,老人的表现前后有什么不同?原因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分析。(5分)[5分]
  • 5.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4分)[4分]
  • 6. 翻土可以除掉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后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5分)[5分]
  • 7.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①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4分)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3分)(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3分)[10分]

    A(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①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4分)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3分)

    B(2)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3分)[10分]

  • 8.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2)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夫夷以近,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分]

    A(1)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B(2)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C(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4)夫夷以近,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6分]

  • 9. 善行是如何“蔓延”的?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6分]
  • 10. 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6分)[6分]
  •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7分]

    A(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

    B(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7分]

  • 12.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①,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②,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③,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6分]
  • 13. 下图是北京市控烟协会遴选的两个劝阻吸烟的手势,分别是“我介意”和“不可以”。请写一段话分析这两个手势的劝阻效果。要求语意完整,前后连贯,不少于50字(含标点符号)。[6分]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60分]
  • 15.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3分]

    A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善射,娴将略熟习

    B逐贼危崖高峻

    C督天下援兵督促

    D次顺义驻扎

  • 17.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③背负二十四矢□死[3分]

    A①因②且③乃

    B①为②而③以

    C①因②而③以

    D①为②且③乃

  • 18.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

    C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 20.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3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

  • 21.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3分]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 2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

    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

    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

    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

  • 2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 24.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5,2分]

    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