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山东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总角之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2),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迷而》)(6)五亩之宅,,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6分]
  • 2.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4分)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含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4分]
  • 3. 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 4.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 5.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1,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2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1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8分]
  • 6. 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4分]
  • 7. 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4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画面。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10分]
  • 10. 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4分)(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2分)(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2分)[4分]
  • 11. 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4分]
  • 1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

    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

    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

    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

  • 1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

    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

    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

    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

  •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 15. 下列对本文的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

    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

    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 16.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①輒能言诸生所诵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3分]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 17. 根据文章,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3分]

    A备考要拟定周密的学习计划,拟定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

    B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者“净”“静”“敬”“竞”四个大字。

    C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

    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 1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情,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

    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 1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舍县之大家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属:交付

  • 2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与市中儿嬉敖

    B皆长跪以言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D其见称如此及其所之既倦其皆出于此乎

  • 21.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3分]

    A○1反映○2曼延○3总算

    B○1反应○2蔓延○3总算

    C○1反映○2蔓延○3终于

    D○1反应○2曼延○3终于

  • 2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大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23.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