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

考试总分:2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广西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10分]

    A(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B(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10分]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8分]
  • 3. 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 4. 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农民工老王突发胃穿孔,被送进医院。为救治这名贫困患者,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给他做了手术,又进行了十天治疗。虽然老板主动送来5000元,老王仍欠下4000多元医药费,而医院默许他出了院。老王刚一康复就回到了工地:“哪怕打工还钱再难,我也得努力。是医院和老板救了我。”可欠款还是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上,最终,老王鼓足勇气找到医院,说出了想在医院打工抵债的心思。院方深受感动,聘他为陪检员。老王也特别敬业,作为曾经的患者,他格外懂得怎样帮助病人。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深刻: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方法⑪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⑩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4)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60分]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有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5分]
  • 7.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4分]

    A(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4分]

  • 8. “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 9. 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4分)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曰常工作。[4分]
  • 10. 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5分)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情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但整个团队通宵塵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5分]
  • 11. 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6分]
  • 1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龃龉(yǔ)系鞋带(xi)舐犊情深(shi)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纤维素(xiān)羽扇纶巾(guān)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揭疮疤(chuāng)按捺不住(nài)大相径庭(jing)

    D霰弹(xiàn)涮羊肉(shuàn)以儆效尤(jǐng)纵横捭阖必(bì)

  •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 15.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3分]

    A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

  • 1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 1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绳:制裁

    C凑按治,杖杀之,选近称伏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忤:触犯

  • 18.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洲,不适用于中国古建筑。

    B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 1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 2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