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
  • 2. 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 3.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4. 《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3分]
  • 5. 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
  • 6.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 7. 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5分]
  • 8. 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0分]
  • 9. 作文(5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50分]
  • 10.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有所记愿:希望

    B覆溺之虞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

    D常显用之常:曾经

  • 11. “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烟笼寒水月笼沙

    B明月楼高休独倚

    C一夜飞度镜湖月

    D夜吟应觉月光寒

  • 12. 《红楼梦》中,两位才女中秋月下吟诗,其中一位被称作“多病西施”,她所吟的“冷月葬花魂”诗句,正是其诗意而悲剧的人生的写照。此才女是[2分]

    A史湘云

    B林黛玉

    C薛宝钗

    D妙玉

  • 13. 下列为本文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来居上的光伏发电

    B光伏发电纵横谈

    C光伏发电与太阳能

    D光伏发电在中国

  • 14. 下列是为第一段横线处补写的句子。其中最能够使文意完整,贯通的一项是[3分]

    A光伏发电是能形成产业规模的

    B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另一种说法

    C光伏发电的原理是很容易理解的

    D光伏发电是光伏效应的一种应用

  • 15. 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 16. 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 17.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 18.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稔(rěn)冬祥意蕴

    B楹(yíng)联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āi)撰写

    D镌(jùn)刻锒锒上口

  • 19.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栖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 20.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内涵吟咏

    B题签内涵涵泳

    C题写蕴涵涵泳

    D题签蕴涵吟咏

  • 21.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 2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 2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解决这些问题要得理又得法,一味示强施压不行,外部武力干预更要不得,政治解决是唯一出路。

    B河北省的领导在签约会上表示,为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河北将全力建好永清服装城,确保北京的服装商场如期迁入。

    C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4G时代,抢占市场的“搏杀”已见端倪,几大运营商争相推出各种优惠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D“今天请各位老同学来,为咱们县的发展献计献策,我只备下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县长话音一落,老同学们报以一片笑声和掌声。

  • 24. 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 2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 2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理解。

    B中国的长城废墟中凝聚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 27.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王象巽《游曲江》)

  • 28.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光伏发电系统属于新兴的能源产业。有传统的煤电水电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很多国家高度重视。

    B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发电应用广泛。所以城市住宅区、机场、医院的照明都可以不依赖城市电网供电。

    C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构成。拥有抵御灾害的能力,被称为救命能源。

    D我国荒漠面积非常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为光伏发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地理条件和基础能源。

    E我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十分成熟,可靠性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