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福建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6分]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2),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3)?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4)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6分]
  •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1)本曲每句都有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6分]
  • 5. 简答题。(选做一题)(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徐晃解陈宫至。(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陈宫被俘前辅佐的是谁?陈宫所说的“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冶的有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答第()题:[5分]
  • 6. 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4分]
  • 7. 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答:[4分]
  • 8. 阅读第二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2)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2分]
  • 9. 第三段中①~③的文字(加“”)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2)修改:(1分)[2分]
  • 10.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论语•里仁》)②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注]①不处:不享有。②一介:一点点小东西。(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6分]
  • 11.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3分]
  • 12. 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3分]
  •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分)(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3分)[6分]
  • 14. 文中借“燕子窝”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请简要说明。[4分]
  •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 16. 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 17. 依次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②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③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2分]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 1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绳吏之法尤峻绳:捆绑。

    B即以其事属之摇属:交付。

    C无逾祖矣逾:超过。

    D不可胜计胜:尽。

  •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于职尽责的一组是①闽中法令严核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④为治当责实效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3分]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 20.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 21.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祖屋深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担心“她”被侵蚀或变质;祖屋曾是“我”的整个世界,“她”陪伴着“我”长大。

    B“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石头砌垒的底层墙”“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写出了祖屋的简朴、雅致与厚重。

    C文中写祖屋里的八仙桌及发生在它周围的生活片段,点明“爷爷”在祖屋中的中心地位,表现了“我”家的和乐融洽。

    D祖屋里的“土炉子”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地方,它既可取暖又可烙饼,用它烙的煎饼,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E文章生动描绘了祖屋形象,突出“她”的可亲可爱,借此强调“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她”的倒塌令“我”失魂落魄。

  • 22.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冯云卿靠放高利贷挣起了一份家产,因投机公债库券,很快就亏折了,但他不承认是自己失误,而认为是运气不好。(《子夜》)

    B觉慧去看生病的祖父,祖父对他说,冯家的亲事不能不提,要他去把二哥找回来谈这件事,但是觉新等人却把觉民藏了起来。(《家》)

    C老葛朗台知道欧也妮把私房钱给了堂弟,大怒,把她关在房间里。克罗旭得知后,提醒他欧也妮拥有母亲去世后的遗产继承权,劝他善待欧也妮。(《欧也妮•葛朗台》)

    D伽西莫多因为出奇的丑陋,没有参赛却意外地当选为愚人王。当有人称他是十全十美的愚人王时,伽西莫多激动地说:“谢谢!”(《巴黎圣母院》)

    E押解马斯洛娃这一批人的火车就要开了,涅赫柳多夫去为她送行。见到他,马斯洛娃很高兴。涅赫柳多夫告诉她,下一班火车他也去西伯利亚。(《复活》)

  • 23.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