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考试总分:22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4分]

    A下课的铃声

    B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

    C信息技术教科书

    D电影海报上的上映日期

  • 2. 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4分]

    A信息是可处理的

    B信息的价值不会改变

    C信息可以在不同形态间转化

    D表示信息的数据是可以被压缩的

  • 3. 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描述,错误的是()。[4分]

    A人机界面复杂化

    B多媒体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

  • 4.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计算机输出设备的是()。[4分]

    A显示器、绘图仪、音响

    B扫描仪、打印机、移动硬盘

    C键盘、鼠标、显示器

    D扫描仪、键盘、鼠标

  •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实现了语音拨号功能,省去按键拨号的麻烦,使用者只需要说出对方的名字,就能自动拨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这主要使用了信息技术中的()。[4分]

    A自动语音识别技术

    B语音合成技术

    C智能代理技术

    D虚拟现实技术

  • 6. 《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这说明信息具有()。[4分]

    A共享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价值性

  • 7. 网上阅卷,是通过网络对考生答卷的电子图像进行评阅的阅卷方式。下列设备中,最适合采集答卷图像的是()。[4分]

    A显示器

    B扫描仪

    C打印机

    D键盘

  • 8. 古时候,人们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读书多,学问大。那时的书是以笨重的竹简、木简为载体,所以在搬家时不得不用车来拉书。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4分]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价值性

  • 9.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其中文字的创造是()。[4分]

    A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B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C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D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 10. 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4分]

    A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

    B网上会诊将成为一种新的医疗方式,但还不可能取代当前的会诊方式

    C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慕课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的藩篱

    D计算机能帮我们完成仟何工作,甚至能取代人类

  • 11. 杜甫《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4分]

    A价值性

    B真伪性

    C传递性

    D时效性

  • 12.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4分]

    A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B信息技术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基础

    C一切与信息相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D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替代所有旧信息技术

  • 13. 目前,一台较完整的台式计算机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和()等几部分组成。[4分]

    A打印机

    B音箱

    C显示器

    D耳麦

  • 14. 我们通常将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它的中文含义是()。[4分]

    A内存

    B中央处理器

    C硬盘

    D显示器

  • 15. 从古到今,人类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4分]

    A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B电报、电话及其它通讯技术的应用

    C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D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分]

    A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

    B任何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C从核心刊物或有关专家处获取的信息一般可信度较高

    D依据正反观点(例如“好评”等)的多少就能确定信息的有效性

  • 17. 从信息的来源看,可以有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信息源和实物型信息源。下列信息来源属于文献型信息源的是()。[4分]

    A图书

    B同学间交流

    C电视节目

    D网络

  • 18. 电影《2012》中海啸和地震的场景触目惊心,但并不是真实的,它是采用计算机的3D技术制作出来的。这主要用到计算机技术中的()。[4分]

    A机器人技术

    B网格技术

    C生物计算机

    D虚拟现实技术

  • 19. 李芳要把自己在北海旅游时拍的相片发送给在北京的朋友,比较合理、成本比较低的做法是[7;3分]

    A将相片文件作为电子邮件附件发送给朋友

    B拷贝到U盘里,坐高铁到北京送给朋友

    C用即时通讯工具(QQ、微信等)传输文件

    D把照片打印出来,传真过去

  • 20. 学校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同学们通过网上搜索,获得“3月12日是植树节”“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三四月份植树最有利于树苗的生长”等信息,从而确定了植树的日期。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A)。[7;3分]

    A共享性

    B真伪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 21.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下列选项中,属于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是()。[7;3分]

    A计算机病毒泛滥

    B信息真伪难辨

    C信息共享

    D网上不健康信息

  • 22. 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下面做法合理的是()[7;3分]

    A养成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B遵守法律法规,倡导社会公德,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C使用信息技术不必顾虑其负面影响

    D积极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