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六中校区)2011--2012学年高二2月学业水平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考试总分:3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六中校区)2011--2012学年高二2月学业水平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下列材料: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材料四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国家法》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1分)(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是什么制度?(1分)指出秦朝和元朝这一制度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的主要表现。(2分)(3)材料三中台湾同胞的悲愤是因何年的什么事件?(2分)而国民党元老写下的《望大陆》又因何而起?(1分)(4)材料四体现了中央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态而制定了什么方针?(1分)(5)综合上述材料,就祖国统一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10分]
  • 2. 问答题:近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其内容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理性化等。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为了振兴国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真正现代化进程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基本实现近代化,中国人的近代化梦想基本实现。据此回答:(1)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提出的近代化方案是什么?(1分)(2)近代资产阶级探索国家近代化的政治、思想活动有哪些?(2分)(3)建国初期,我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有哪些?(3分)(4)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时期序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形式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是什么?(2分)(5)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深化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是什么?(2分)[10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深受国民的爱戴。她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材料二第一条第三款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名参议员有一票表决权。……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的担任统帅。……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於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材料三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称号。——据《德意志帝国宪法》请回答:(1)通过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实行的什么政治体制?维多利亚女王在国家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2)材料二源于哪一国家、哪一著名宪法?(2分)该宪法规定司法机构司法所依据的法律是由什么部门制定的?(1分)仔细阅读材料二,这里体现的思想源于哪一启蒙思想家的主张?(1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材料一中的政治体制相比,材料三中的政治体制有什么明显不同?(2分)(4)综合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的确立有何进步意义?(2分)[10分]
  • 4.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2分]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开始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2分]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7.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2分]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8.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诉讼案件,它所调节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2分]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 9.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2分]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 10.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紧箍咒”主要指[2分]

    A《权利法案》颁布

    B光荣革命成功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 11.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国家元首无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②国会由两院组成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2. 我国古代实现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行政分工,又使机构之间相互牵制。这是因为实行[2分]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

  • 13. 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2分]

    A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C明清时期徽州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

    D明朝时期商业发展开始突破空间限制

  • 14. 20世纪30年代,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2分]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 15.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2分]

    A《甲午悲歌》

    B《台湾沦陷》

    C《日寇投降》

    D《珍珠港祭》

  • 16. 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2分]

    A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大屠杀

    D南京解放,抗日战争胜利

  • 17. 近代中国流行的服饰中,体现中西合璧特点的是[2分]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 18. 梭伦改革奠定了古代世界新政体——民主政体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基础,从“社会基础”角度讲,主要是因为梭伦改革缓和了[2分]

    A君主与贵族的矛盾

    B城邦国家之间的矛盾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政府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 19. 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2分]

    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巴黎公社成立

    C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 20.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2分]

    A“区域集团化趋势”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第三世界的崛起”

  • 21. 西周的“世卿世禄”制度:各级贵族不仅世袭所占有的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其职务和待遇。这主要依据[2分]

    A自然区域特点

    B军事能力的高低

    C文化水平的高低

    D血缘的亲疏关系

  • 22.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不属于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2分]

    A

    B

    C

    D

  • 23. 1953-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下列属于这一时期重工业建设成就: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④上海宝山钢铁公司[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4. 右图是一幅绘于1958年的壁画。画中的文字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壁画所包含的信息是:[2分]

    A当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当时处于“大跃进”运动时期

    C说明当时“左”倾错误发展严重

    D说明当时农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 2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我国法制建设中涉及该制度的法律文献有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分]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26.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7.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下列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科举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但束缚了人的思想

    B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C察举制有利有弊

    D九品中正制压制了人的创造力

  • 28.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2分]

    A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

    B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激情

  • 29. 下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的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 30.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这是[2分]

    A北京至天津的航线

    B北京至上海的航线

    C上海至广州的航线

    D天津至上海的航线

  • 31. 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与她会遭到同样命运的还有①奴隶②外邦人③儿童④成年男子[2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 近代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某国”是[2分]

    A英国

    B苏联

    C德国

    D美国

  • 33. 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二月革命爆发②《四月提纲》发表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④新经济政策实施[2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 34.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都江堰。[2分]

    A

    B

  • 35. 右边为《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它反映了我国“大跃进”时期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2分]

    A

    B

  • 36. 下图是民国初期的一幅婚礼合影。它反映出西式服装已逐渐被人们接受,西化的婚礼被民众广泛认可。[2分]

    A

    B

  • 37.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次调整,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

    A

    B

  • 38.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