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A(1)材料一反映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概括其主要作用。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统治者还推行了什么重要配套措施?(3分)
B(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C(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除此之外,元朝在地方管理上还推行什么措施?(3分)
D(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管理少数民族上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积极意义?(2分)[10分]
A(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当时中英两国的生产模式及其特征。(4分)
B(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意列举中国人接受英国的生产模式,标志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主要是哪些阶层投资于这种生产方式?(3分)
C(3)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生产模式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3分)[10分]
A(1)西汉的教育举措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规定的教科书是什么?其灌输的主流思想是什么?(2分)。
B(2)南宋以后莘莘学子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什么?这种教科书向科考学子灌输的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是什么(2分)
C(3)1908年“教科书基本全选古文,注重阐发其中的封建道德思想。但一些代表维新思潮的时务文章和翻译两方的作品也已开始进入语文教科书”。这说明清末语文教材所宣传的思想有何特点?(2分)
D(4)“随着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语文教材所渗透的主流政治思想是什么?(3分)
E(5)教育决定国运兴衰。新时期,为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唤起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中国政府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1分)[10分]
A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B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C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D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A迅速萧条
B逐步恢复
C日益萎缩
D陷入绝境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A一超多强局面己被打破
B中德印成为主要国家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D全球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A
B
C
D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内乱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
A上海被迫开放
B圆明园被洗劫
C德国完成统一
D日商重庆设厂
A苏联解体所致
B跨国公司推动
C两极格局存在
D信息技术落后
A参知政事
B枢密院
C三司使
D中书省
A
B
C
D
A老板不如朝奉称谓体面
B明清压制和歧视商人
C徽商爱慕虚荣思想守旧
D明清徽商的地位极高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已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A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B克服过去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建立
D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A尼克松
B周恩来
C毛泽东
D赫鲁晓夫
A罗马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完美解释《十二铜表法》
B罗马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人们追溯历史发展
C罗马法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
D罗马法是研究世界各国法律沿革的最佳滥觞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七月流血事件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郡县制
A参与鸦片战争侵华
B发动甲午侵华战争
C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D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A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
B1945年朝鲜半岛分裂
C1961年美发动越南战争
D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B从沿海到内地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国企改革未突破计划经济瓶颈
A哈格里夫斯创制珍妮纺纱机
B德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C德国人研制成功的内燃机车
D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
A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暑
B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们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
A对
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