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考试总分:3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材料二尹湾六号汉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尹湾汉墓简牍》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材料四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问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1957年3月25日)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概括其主要作用。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统治者还推行了什么重要配套措施?(3分)(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除此之外,元朝在地方管理上还推行什么措施?(3分)(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管理少数民族上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积极意义?(2分)[10分]

    A(1)材料一反映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概括其主要作用。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统治者还推行了什么重要配套措施?(3分)

    B(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C(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除此之外,元朝在地方管理上还推行什么措施?(3分)

    D(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管理少数民族上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积极意义?(2分)[10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棉纺织厂是一些巨大的建筑物,不过建造方式是尽量多容纳人。……大多数房间被机器所占。……在我所熟悉的一家工厂里,有几百人工作,工厂常常日夜开工。——1784年当时英国人记载曼彻斯特的工厂材料二(庄稼)收获完结的时候,各农家的一切工作人,小的老的都去梳理棉花,纺纱,织布。这种家庭制造的、笨重的结实物……中国人民就用来缝制自己的衣服,而把剩余的土布拿到近城去出卖。——英国驻广州代办莱特切尔1852年的报告材料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余家新式的工业企业。截止1894年,还存在的约有260余家一一这些企业的主办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当时中英两国的生产模式及其特征。(4分)(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意列举中国人接受英国的生产模式,标志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主要是哪些阶层投资于这种生产方式?(3分)(3)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生产模式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3分)[10分]

    A(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当时中英两国的生产模式及其特征。(4分)

    B(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任意列举中国人接受英国的生产模式,标志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两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主要是哪些阶层投资于这种生产方式?(3分)

    C(3)有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生产模式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3分)[10分]

  • 3.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1)西汉的教育举措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规定的教科书是什么?其灌输的主流思想是什么?(2分)。(2)南宋以后莘莘学子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什么?这种教科书向科考学子灌输的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是什么(2分)(3)1908年“教科书基本全选古文,注重阐发其中的封建道德思想。但一些代表维新思潮的时务文章和翻译两方的作品也已开始进入语文教科书”。这说明清末语文教材所宣传的思想有何特点?(2分)(4)“随着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语文教材所渗透的主流政治思想是什么?(3分)(5)教育决定国运兴衰。新时期,为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唤起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中国政府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1分)[10分]

    A(1)西汉的教育举措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规定的教科书是什么?其灌输的主流思想是什么?(2分)。

    B(2)南宋以后莘莘学子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是什么?这种教科书向科考学子灌输的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是什么(2分)

    C(3)1908年“教科书基本全选古文,注重阐发其中的封建道德思想。但一些代表维新思潮的时务文章和翻译两方的作品也已开始进入语文教科书”。这说明清末语文教材所宣传的思想有何特点?(2分)

    D(4)“随着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语文教材所渗透的主流政治思想是什么?(3分)

    E(5)教育决定国运兴衰。新时期,为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唤起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中国政府采取的重要措施是什么?(1分)[10分]

  • 4. 马英九于2012年1月再度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表示,未来四年他将坚守“九二共识”,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并大刀阔斧改革,让台湾脱胎换骨。九二共识"是指[2分]

    A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B倡议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C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D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5. “然则西政西学,果其有益于中国,无损于圣教者,虽于古无征,为之固亦不嫌。”这种主张属于[2分]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6.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填上下列哪一个词语,最能揭示方框所跨时间段民族资本主义的阶段特征?[2分]

    A迅速萧条

    B逐步恢复

    C日益萎缩

    D陷入绝境

  • 7.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诗词中的暴动执行的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决策?[2分]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8.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2分]

    A一超多强局面己被打破

    B中德印成为主要国家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 9.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2分]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

    D全球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10. “一个人坐上光予火箭,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度去作星际航行。一年后他回来了,发现儿子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自己还是那样年轻。”能够对此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理论是[2分]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1. 恩格斯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C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忌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下列哪一文学作品的产生与恩格斯所述的现实密切相关[2分]

    A

    B

    C

    D

  • 12. 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记载:东王称“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天父上身”的东王对天王说:“你与东壬皆为我子,东王有咐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秀全说“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天父”又问“东世了岂止千岁?”洪说“东王既称万岁,世予亦当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天父”大喜说“我回天矣。,,与此则材料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2分]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内乱

  • 13. 2011年12月25目,中国总理温家宝会见口本首相野田佳彦时说“中日即将迎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要做好邻居、好伙伴,不要做对手”。历史上,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从对手向好邻居、好伙伴转变的直接因素是[2分]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4. 1937年9月中旬,日军逼近内长城,中国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平型关、雁门关一线组织防御,决心于东线平型关当面与日军决战。9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协议派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林彪115师、贺龙120师配合第2战区作战。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组织的哪一次会战?[2分]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2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

  • 16. 1872年一位名叫美查的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报道的消息不限于单纯的政治公报,开始重视对国内外大事和市井社会民众的新闻报道。下列史实最有可能被第一期《申报》报道的是[2分]

    A上海被迫开放

    B圆明园被洗劫

    C德国完成统一

    D日商重庆设厂

  • 17.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有“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2分]

    A苏联解体所致

    B跨国公司推动

    C两极格局存在

    D信息技术落后

  • 18. 庆J力年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若用兵西夏,调动和招募军队的应是[2分]

    A参知政事

    B枢密院

    C三司使

    D中书省

  • 19. 宋李处权《土贵耍予赋水轮》:“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描述的古代农具是[2分]

    A

    B

    C

    D

  • 20. “朝奉”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翰奉郎。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富有商绅的俗称。到了明末,世人通称徽商为“徽州朝奉”。这段材料说明了[2分]

    A老板不如朝奉称谓体面

    B明清压制和歧视商人

    C徽商爱慕虚荣思想守旧

    D明清徽商的地位极高

  • 21.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明清)时期……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2分]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已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2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考察时说,二十年前,小平同志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来到广东,讲了许多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话。他明确告诉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深远历史意义是[2分]

    A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B克服过去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建立

    D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 23. 美国学者特里尔说:“事情总是这么奇怪,五十、六十年代诋毁他最多的政府,1976年却对他的赞辞最多。有些领导人说他是人类历史上—千年才会出现一个的天才。美国《新闻周刊》当天发表的社论标题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巨人》。”该则材料中的“他”是指[2分]

    A尼克松

    B周恩来

    C毛泽东

    D赫鲁晓夫

  • 24. f意1彼得罗•彭梵得在《罗马法教科书》中说:“今天,罗马法真正不朽的价值,在于解释新法典方面的完美无暇,在于它是唯一让人追溯其一千年的历史发展,因而为我们研究法律沿革的有机规律提供了最佳园地的法学。”对此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2分]

    A罗马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完美解释《十二铜表法》

    B罗马法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人们追溯历史发展

    C罗马法对近代欧美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

    D罗马法是研究世界各国法律沿革的最佳滥觞

  • 25. 阅读下表,分析导致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变化的政策因素是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产量变化[2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苏联的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

  • 26. “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l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此则材料中的“l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是哪一次革命的结果?[2分]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七月流血事件

  • 27. 《礼记•王制篇》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该则材料中涉及的制度不包括[2分]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郡县制

  • 28.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如果中国在军事上能够自立于不败之地,他(李鸿章)预言说:‘日本人就会依附于我们’,但如果不然,‘日本将效法西洋人并与西洋人一道获利’。”口本人将李鸿章的预言“日本将……与西洋人一道获利”变成现实的行径是[2分]

    A参与鸦片战争侵华

    B发动甲午侵华战争

    C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D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29. 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政府最终沦为右图所示的情形。这种情形出现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2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30. “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这个事件”是指[2分]

    A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

    B1945年朝鲜半岛分裂

    C1961年美发动越南战争

    D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 31.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2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B从沿海到内地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国企改革未突破计划经济瓶颈

  • 32.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资产阶级创造生产力最直接的劳动工具是[2分]

    A哈格里夫斯创制珍妮纺纱机

    B德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C德国人研制成功的内燃机车

    D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

  • 33.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中的“梯子”在罗斯福新政中是指[2分]

    A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暑

    B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们机构,兴办公共工程

    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 34. 秦朝推行郡县制,唐朝完善科举制,元朝开创行省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A

    B

  • 35. 欧盟的形成冲击了两极格局,大大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A

    B

  • 36.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虚,立宪为实。[2分]

    A

    B

  • 37. 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实行“仁政”。[2分]

    A

    B

  • 38. 15~16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商路,不断探索未知地理。下图中箭头所示航路的开辟者是迪亚士。[2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