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1)历史试题

考试总分:3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1)历史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田里不鬻。——《礼记•王制》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吕氏春秋•上农》材料四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据材料指出其所有制方面最突出的特征。(2分)(2)材料二反映古代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该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3)材料三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2分)(4)据材料四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3分)36.[10分]
  • 2.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德意志帝国宪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2分)(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是如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的。(3分)(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4)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1分)[10分]
  •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请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对中国外交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出现了哪些新特点?(2分)(4)纵观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历程,概括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因素。(1分)[10分]
  • 4. “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该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2分]

    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

    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

  • 5. 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2分]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

  • 6.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2分]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 7. 下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的一副讽制慈禧太后的对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必疆无。与对联中“何时再到古长安”和“六十割台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2分]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B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 8. 古希腊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说:“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里卡尔纳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至于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下列能成为希罗多德记载的“希腊人的丰功伟绩”的是①实行直接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源头②颁布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③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④民主政治促进学术、文艺多元发展[2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 《全球通史》中写道:“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符合该观点的最早的法律是()[2分]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民法大全》

  • 10. 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

    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

    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

  • 11.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2分]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运动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C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十月革命是列宁亲自领导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12. 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你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2分]

    A修筑“柏林墙”

    B古巴导弹危机

    C美国从越南撤军

    D朝鲜战争

  • 13.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2分]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 14.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2分]

    A西汉郡国并行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 15.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2分]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16. 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指()[2分]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北伐胜利进军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双十协定”的签订

  • 1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8.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2分]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 《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2分]

    A井田制遭到破坏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鲁国进行税制改革

    D发明高炉炼铁技术

  • 2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技术不是出现在结构变迁以前,而是在其之后”。材料中的“结构变迁”主要指()[2分]

    A地理大发现

    B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21. 诗联网2009年7月14日发布的一首中写道:“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2分]

    A中共成立

    B国共合作

    C抗战胜利

    D遵义会议

  • 22. 毛泽东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下列史实能证明毛泽东这一观点的有()①淞沪会战②台儿庄战役③百团大战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 23.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2分]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24.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了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细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细说”中正确的是()[2分]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 25. 《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2分]

    A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26.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2分]

    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 27.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2分]

    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

  • 28.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2分]

    A二次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护国运动

  • 29. 右图是邓小平为八七会议会址的题字,他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2分]

    A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召开的

    B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C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开始

    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 30. 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2分]

    A《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资产阶级宪法

    B《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54年宪法是对《共同纲领》的否定

  • 31. 2011年2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率团再次到台湾访问,与海基会及有关单位商谈合作事宜。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交流活动始于()[2分]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两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

    D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32.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2分]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33. 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2分]

    A秦汉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陶瓷

    B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宋代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D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2分]

    A

    B

  • 35. 中国的“海禁”政策最早出现在明朝,其目的是禁绝中国对外贸易。其影响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A

    B

  • 36.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的标志。()[2分]

    A

    B

  • 37.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分]

    A

    B

  • 38.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2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