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总分:3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末清初]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清世宗(雍正)实录》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4分)(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3)清政府何时改变了这一经济政策?对我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2分)[10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1分)提出这一革命任务的根本依据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和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4分)[10分]
  • 3.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请回答:(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从政治革命视角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请列举这段时间的主要史实加以说明。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4分)(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分)[10分]
  • 4.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2分]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 5. 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初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情况,这一朝代最有可能是[2分]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元朝

  • 6.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这反映出[2分]

    A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以改造中国

    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重建中国的政治秩序

    C陈独秀、胡适等知识分子主张重估传统、唤醒国民

    D李大钊、陈独秀主张效仿苏俄进行彻底的社会转型

  • 7.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做演讲时说:“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到那时收拾不来,又要弄成大革命了。革命的事情是万不得已才用,不可频频伤国民的元气。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2分]

    A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比较严重

    B民生主义着眼于社会改良和国民共享文明福祉

    C民生主义带有防止出现伤害国民元气的社会革命的愿望

    D孙中山力争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民生问题

  • 8.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主要反映了[2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我国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政府加大了资源配置力度

  • 9. 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2分]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早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

    B中国水稻亩产900公斤难关在1958年就已经攻克

    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D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已经得到解决

  • 10.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2分]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11.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2分]

    A生物进化论

    B经典力学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 12.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主要是在批评[2分]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13. 下列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筒车②戽斗③翻车④风力水车[2分]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 14. 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2分]

    A该会馆是山西、陕西盐商联络乡谊之情的场所

    B该会馆是山陕商帮维护同行和同乡利益的组织

    C该会馆证明扬州也是当时山陕商帮聚居地之一

    D该会馆最早应建造于商业较为繁荣的宋元时期

  • 15. 观察下列图表,1913-1919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历史背景主要是[2分]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刺激

  • 16. 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右图)。它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2分]

    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抗

  • 17. [美]斯通普夫、菲泽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指出:“他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审视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他不留情面地在人们无序的行为之下追寻稳定恒常的道德秩序。”据此推断“他”应是[2分]

    A普罗塔格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伯里克利

  • 18. 德意志统一前,德国人曾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自己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包括①马丁•路德的新教教义②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发表③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④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2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 19. 下列对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2分]

    A使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管理

    B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

    C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不再受到限制

    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 20. 有一支军队在抗战时期的军歌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地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应该是[2分]

    A新四军

    B八路军

    C工农红军

    D解放军

  • 21. 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它标志着[2分]

    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 22. 右图邮票是中国邮政2009年发行的,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2分]

    A该邮票是为了直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B该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

    C该组织通过的历史文献曾经起着宪章作用

    D该组织体现了中国的政党政治的主要特点

  • 23. 中国20世纪50年代曾流行过这样一句顺口溜:“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下列宣传画与这一顺口溜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一致的是[2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 24. 下组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2分]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格局多极化

    C美苏两极对峙

    D欧洲国家一体化

  • 25. 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直接相关的是[2分]

    A《安娜•卡列尼娜》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约翰•克利斯朵夫》

  • 26. 君主专制从秦到清有不断强化的趋势,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发展趋势的是①秦国统一后秦王改称皇帝,设三公②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③明成祖朱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制④清朝设置军机处,助理军政事务[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27.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图①具有君主专制统治的色彩

    B图②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图③确定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①②③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 28. “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罢工、怠工和暴动的策略,但毛泽东所采取的‘非正统做法’,使他最终取得了共产党采用的所有策略中最大的成功。”下列属于毛泽东直接论证其“非正统做法”合理性的论著是[2分]

    A《庶民的胜利》

    B《井冈山的斗争》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 29. 某同学是连环画的收藏爱好者,以下是他在班级做连环画展览的三本书,他需要给这三本书列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2分]

    A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B现代中国的建设道路

    C20世纪三位巨人的成就

    D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 30. 右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海峡两岸同意于2010年9月12日实施。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2分]

    A该协议表明台湾当局承认“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是两岸合作的政治基础

    C该协议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D该协议有利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 31. 2012年1月深圳特区报头版重新刊发20年前该报刊发的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篇通讯的主要篇幅最有可能是在介绍[2分]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展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D中美建交20周年

  • 32. 某高中学生的论文把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设计德国政治管理模式的俾斯麦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2分]

    A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B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走向世界的英国政治发展模式

  • 3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2分]

    A甲对,乙不对

    B乙对,甲不对

    C甲乙说的都对

    D甲和乙都不对

  • 34.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分]

    A

    B

  • 35. “四月提纲”表明列宁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专制政权。[2分]

    A

    B

  • 36.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的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局面的最终形成。[2分]

    A

    B

  • 37.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新主张是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否定。[2分]

    A

    B

  • 38. 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以不结盟为基础的、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2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