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历  史

考试总分:3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苏省南京市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历  史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而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终于超过了王权,成为英国政治中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王觉非《近代英国史》材料二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民主的宪法。它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材料三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的结果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在该政体下,英国国家元首处于何种地位?(3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新政体采取的“原则”体现了谁的思想?按照此原则,行政权归谁掌管?2012年美国大选中,如果发生违宪事件,应由哪个部门裁决?(3分)(3)材料三中宪法对议会的权力做了怎样的规定?总统对谁负责?该宪法使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3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这些国家政体确立的主要因素。(1分)[10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材料三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结束时,我曾提出世贸精神归纳起来可以有两条。10年之后,我不仅认为世贸精神没有变,而且认为更应该弘扬世贸精神。……10年来,我们承诺按国际规则办事,从而结束了关于企业“姓外”“姓中”的辩论,为外资企业在中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10年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要怕开放。……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中国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龙永图《弘扬世贸精神推动和谐发展》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开放图中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这一开放客观上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有何促进作用?(2分)(2)据材料二,示意图中的①②两处分别填写什么内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哪些显著特点?(3分)(3)据材料三,指出“两条世贸精神”的内涵。中国何时加入该组织?(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与近代中国在对外开放上的本质区别。(2分)[10分]
  • 3. 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民国初年,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的确,有些学者认为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如此剧烈及根本的社会和思想变革。”请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变革是指哪一事件?列举该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2分)(2)1895-1911年,中国出现了哪些新思潮?分别简要说明这些新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4分)(3)民国初年发生的“激烈变革”是指什么?该“变革”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4分)[10分]
  • 4.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关于这段歌词理解,正确的是[2分]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国民革命的前提

    B“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的主要任务

    C“军阀”主要是指袁世凯、吴佩孚和孙传芳

    D国民革命“成功”是指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5. 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展了以“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为目标的运动。该运动的开展客观上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2分]

    A初步发展

    B较快发展

    C日益萎缩

    D陷入绝境

  • 6.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该时期他的主要贡献是[2分]

    A分析了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 7.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由于我们过去军事上的错误领导使我们没有能够在中央苏区内粉碎第五次‘围剿’,使我们的主力红军不能不退出苏区并遭受到部分的损失。”通过此决议的会议是[2分]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8. 下列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不属于冷战产物的是[2分]

    A

    B

    C

    D

  • 9. 下表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以下分析符合史实的是年代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生产总值年增长率(%)1.92.53.66.83.42.83.4[2分]

    A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B反映出“自由放任”政策适应了新发展

    C反映出“混合经济”带来了新效应

    D反映了“新经济”模式推动持续增长

  • 10. 下表中列举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述正确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B成立欧洲联盟开始建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C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努力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D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标志着亚太地区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分]

    A

    B

    C

    D

  • 11. 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包罗万象的社会史”。这位作家的代表作是[2分]

    A《人间喜剧》

    B《等待戈多》

    C《约翰•克里斯朵夫》

    D《巴黎圣母院》

  • 12. 《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2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 13.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下列图示的工具或技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制和应用的,其中出现时间最晚的是[2分]

    A耧车

    B筒车

    C犁耕法

    D翻车

  • 14.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濬。大学期间特别崇尚某一思想家的学说,取名“知行”。中年时,他又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改名为“行知”。据此判断,他曾崇尚的这一思想家是[2分]

    A程颐

    B朱熹

    C王阳明

    D顾炎武

  • 15. 右图为南宋宝佑四年科举考试录取人员的材料,共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祖上连续三代没有当官)417人。该材料可以看出①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②世家子弟可以依靠门第录取③孝和廉为录取主要标准④官员文化素质得到一定保证[2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 16. 下图反映了中美关系史上的两件大事。对此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图一事件前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图一事件后中美双方立即建立了外交关系

    C图一到图二事件的发生相距40年

    D两图反映了中美已消除分歧全面合作

  • 17.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不幸于2009年10月31日逝世,引起世人无限缅怀。各种传记、回忆录纷纷出版,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不断推出,其中,下列关于他和中国科技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2分]

    A1964年制造成功我国中近程导弹

    B1964年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C1970年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卫星

    D1999年试验成功“神舟”载人飞船

  • 18.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因债务流落异邦的人,也都回来了。”材料中的“他”是指[2分]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普罗泰格拉

  • 19. 马丁•路德在“福音体验”后说:“‘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典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的意义。”此言论的意义是[2分]

    A第一次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打击了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

  • 20. “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提出这些主张的文件是[2分]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21. 右侧是我国近代某一时期的法令,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从时间看,大致颁布于民国时期②从形式看,以皇帝诏令公示天下③从对象看,只在大中城市执行④从内容看,又可称为“剪辫令”[2分]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 22. 下列纪念馆可用于了解和学习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是[2分]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 23. 下表是《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发展状况》。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521953195419551956农业总产值(亿元)461510535575610[2分]

    A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提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 24.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此时英国的“双元革命”其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其二是[2分]

    A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B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25. 右图为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该工程的兴建[2分]

    A满足了发展水利的需要

    B为了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C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引发国家经济再度衰落

  • 26. 下列漫画绘述的思想主张类似于诸子百家中的[2分]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27.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2分]

    A乾隆落户同光扬名

    B明末初创生旦净丑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

  • 28. 孙中山先生认为:“土地就等于空气一样,应该为大家公共享受,所以土地不能归诸私人,而应归国家所有才对。”为此,他提出了[2分]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 29. 右图是一次重要会议上与会代表留下的珍贵合影,该会议[2分]

    A确立了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初步建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30. “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最早阐述这一观点的文献是[2分]

    A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31. 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竞争海外贸易,开拓世界市场,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最终建立起“日不落”帝国。导致这一结果的标志性事件是[2分]

    A新航路开辟

    B英荷三次战争

    C英法七年战争

    D工业革命

  • 32. “人民不仅有决定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利,而且有通过起义推翻违反契约和法律、实行暴虐统治的君主的权利。”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2分]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 33. 苏联著名的经济学家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此话主要评价[2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

  • 34. 材料“(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准入浙江海口”反映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该政策的实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A

    B

  • 35. 与标语“打倒列强!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2分]

    A

    B

  • 36. 《十二铜表法》适用于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2分]

    A

    B

  • 37. 下图反映了19世纪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比例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人口的迁移。[2分]

    A

    B

  • 38.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此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2分]

    A

    B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