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区高2011届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一次)语  文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重庆市七区高2011届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一次)语  文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天啊,怎么可以这样?”完全可以放在第⑤段末,作者却把它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6分]
  • 2. 作者“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而且“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但是文章的题目为什么用“流觞之水”而不用“流觞”?[6分]
  • 3. 将下面的几个短句变为一个单句,可以增减词语,但不得漏掉信息。(1)全媒体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2)全媒体能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3)全媒体以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作为传播手段。(4)全媒体融合了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不同的媒介形态。[4分]
  • 4. 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特点,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上下文语意协调的句子。每年的花开花谢只是不变的往复,从而用平淡把一颗心过早地掩埋。[4分]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1)本诗中诗人的情绪是不断变化的,请简要分析其变化过程。(2分)(2)本诗颔联写景很有特色,请作简要的赏析。(4分)[6分]
  • 6. 文章第③段中说“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阅读全文后,请说说今人与晋人相比,“不同的文人情怀”具体有哪些内容?[4分]
  • 7. 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处语病,并提出正确的修改意见。①北京城博大深沉的气象和文化底蕴丰实厚重,②永远从不令人感到厌倦,③每次去总能有新的感受,④产生新的认识。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4分]
  • 8.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部分断句。[2分]
  • 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车辚辚,马萧萧,。(杜甫《兵车行》)(4),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5)洪昉思,名昇,字昉思,号稗畦。清代戏曲作家,著有戏剧《》。(6)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是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6分]
  • 10. 作者从最初换上晋人衣衫到后来脱下晋人衣衫,其间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请作简要梳理。[6分]
  • 11. 从下面的文字中筛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国庆30周年前夕,北京民族文化宫为举行全国民族工作展览在各地挑选少数民族讲解员,20岁的黄其萍作为湖南土家族的代表被选中。新华社的几个专业摄影师,为她拍了几十张头像,并发表在《中国各民族》画册上。1980年版的贰角人民币采用了她的头像。在得知黄其萍是人民币票面的主人公后,许多商家上门洽谈合作,但凡属带有功利性质的活动,都被她拒绝了。现在黄其萍任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4分]
  • 12. 请以“红”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3. 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4分)(2)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4分)[8分]
  • 14.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1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A在重庆直辖13周年之际,重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B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原因有二:一是在于它们目标专一,每一滴水都朝着同一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二是在于它们持之以恒,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未间断过这种努力。

    C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

    D本文选自《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有删节。这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一篇讲稿节译而成的(原稿为英文,是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

  • 1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18.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都直接表现羊祜才略出众的一组是1委质事人,复何容易2固让封不受,乃进本爵为侯3甚得江汉人心4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5皆计所侵,送绢偿之6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3分]

    A135

    B236

    C245

    D146

  •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祜与王沉一起被曹爽征召的时候,他已经看出跟着曹爽做事没有前途。后来王沉被免职,证明了他的判断正确。

    B文帝担任大将军时,用公车去征召来羊祜做自己的中书侍郎;武帝受禅接帝位后,又升羊祜做了中军将军,并封他为侯爵。

    C羊祜掌管荆州军事大权时,一方面安抚民众,开办教育,深得民心;一方面对吴国人实施怀柔政策,成效显著。

    D羊祜在病重后建议皇帝早些灭吴,他认为,当时正是灭吴的好时机,一旦吴国改换皇帝,灭吴的机会就可能丧失。

  • 20. 从原文看,下列对“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城市”体现了一种广义的生态观,它将自然、城市和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B“生态城市”倡导的生态观、价值观与伦理观,为人们营造了公正、平等、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

    C“生态城市”体现了一种新兴的生态文明,它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

    D“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

  • 21.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城市具备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化这一前提,就能实现工业化发展模式向生态化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

    B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实现“生态化”后,人们将会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社会将建立完善自觉保护环境、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机制。

    C在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采用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的“生态技术”,大力发展太阳能、水电、风能等绿色能源,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将得到有效保护。

    D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从社会、经济、自然等角度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向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 2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好的诗歌作品都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但要写好实属不易,,。,,,。①一旦为文造情或者缺乏新意②读起来不仅没有美感③尤其是抒情诗④甚至会让人大倒胃口⑤就容易落入俗套⑥它最容易着手又最难写好[3分]

    A③⑥①⑤②④

    B①②⑤④③⑥

    C②④⑥⑤③①

    D③①⑤②⑥④

  • 23. 下列各项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开始走向衰退,生态文明代之而起,人类社会已经从工业文明转向了生态文明。

    B只要人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意识达到一定水平,人们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生态城市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C生态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集约内涵式”的,既要有利于保护自然价值,又要有利于创造社会文化价值,实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生态化”。

    D生态城市具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结构合理、功能稳定,将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