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安徽省蚌埠市 2014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科综合
A(1)概述两本历史教材,’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叙述”的不同点。(为表述简洁,请用甲、乙分别表示中方教材和日方教材)(10分)(2)依据以上材料,基于两本教科书的共识,里新草拟一份“关于甲午战争姆发的叙述”。(8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日历史教科书中“羊于甲午战争烟发的叙述”为例,围绕“国家、历史、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这一主题,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证。(g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20字左右)[26分]
A强调拓展洋务领域
B全面否定洋务运动
C极力主张全盘西化
D积极宣扬暴力革命
A建国初期新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B美国肯定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派出志愿军人朝作战
D西方社会对新中国存在意识形态化的认知
A皖南地区大气污染指数增加
B皖北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
C大别山区雨过天晴,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A高度上升
B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
C高度下降
D变化方向与等高线数值增加方向相反
A当地可能为春季
B冰川消融较多,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
C当地可能为夏季
D冰川积累区面积扩大,物质积累为正值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C发达繁荣的宋元商品经济
D农村中雇佣关系的产生
A司马光作为变法的反对者,其言多为污蔑之词不足采信
B司马光作为变法的亲历者,所述反映了他对变法的反思
C司马光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分析要比其他人客观公正
D司马光作为王安石的好友,势必为其寻找借口开脱责任
A“衰败”说明当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削弱
B“开放”是指明朝时期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强盛”体现为清朝时全方位领先于西方
D“僵化”的重要表现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C防紫外线辐射
D利于天文观测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A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B郊区积极发展农业
C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D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A
B
C
D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600元
B1200元
C2190元
D4380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又有选择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C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优点和缺点的辩证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B
C
D
A“被动附庸型开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全面否定
B“突围型开放”,为80年代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C“一边倒型开放”有利于新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D“扩大开放”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确立
A长江三角洲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B四川盆地受低压槽控制.阴雨连绵
C黄海沿海受风暴潮影响,风急浪高
D日本西部沿海降水多于东部沿海
A77040'S
B75032'S
C73051'S
D71015'S
A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改变了上下岩层的新老关系
C说明表层岩层的佼蚀强度相同
D导致岩层出现断裂错位现象
A气温
B降水
C海拔高度
D地表形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文化艺术的景荣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对外交流的频寮
D城邦体制的完备
A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B中国的封建经济仍在继续发展
C新航路开辟加强世界间的交流
D商品贸易加速欧洲资本原始积果
A两党制原则
B任期制原则
C分权制原则
D邦联制原则
A人类不可能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统一概念
B主张用新的宇宙统一概念代替牛顿的统一概念
C强调牛顿在有关宇宙的统一概念领域贡献突出
D“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并没有超出牛顿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