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4-2015-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文科综合
A(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3分)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B(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分)材料三: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马交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C(3)根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3分)[12分]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A正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A珀斯气候温和湿润
B我国季风区吹西北风
C巴西草原一片枯黄
D地中海沿岸吹西北风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D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A说明中国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B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制度保护了科技发明
C指出西方自然科学完全源于中国古代科技
D否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
A炫耀文治武功
B报答天地之恩
C宣扬君权神授
D祭祀天地神袛
A沉重的赋役负担使农民流离失所
B自给自足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C棉纺织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D封闭的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
A乙处位于分水岭
B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C夏季湖水补给河水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A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
B荒漠区、草原区、森林区
C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
D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A现在划算,因为人民币越升值,外国货价格越高
B现在划算,因为在人民币升值前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货
C升值后划算,因为升值后外国货价格降低
D升值后划算,因为人民币升值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国货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A各种商品在固定的地点交易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夜市和草市兴盛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A①
B②
C③
D④
A2001—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B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降水量的变化
C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主要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
D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A23%44元
B20%36元
C20%37.5元
D23%40元
A甲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B乙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C降价对生产两种商品的企业盈利无影响
D降价对甲乙商品的生产无影响
A甲和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
B甲和丁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C丙和丁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D乙和丙的收入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B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端
C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D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之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A黄土高原
B松嫩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A江淮地区梅雨连绵
B黄河宁夏段出现凌汛现象
C东北平原降水较多
D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真实的再现了客观历史
B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C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D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A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主张向西方学习
C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
A太平军抗击英法侵略军和华尔洋枪队
B无产阶级的诞生
C太平天国领袖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洋务运动的开始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