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考点回扣即高考模拟训练(五)文科综合试题
A(1)据材料一,指出利玛窦被称为“巨人”的原因。(4分)材料二伏尔泰精读过各种儒家典籍及孔子思想论著的译本,对孔子称颂备至。他说:“我读孔子的许多书籍。并作笔记,我觉得他所说的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孔子常说仁义,人们若实行此种道德,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争斗了。”他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整套完整的伦理学说,教人以德,用普遍的理性去抑制人们的利己欲望,从而.建立起和平与幸福的社会。
B(2)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到了哪些思想?伏尔泰等人的启蒙思想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材料三20世纪初,在中国文化思想界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思潮:世人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C(3)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场思想运动的历史价值。(8分)
D(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获得的认识。(4分)[26分]
A(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指的是什么?’(2分)试举例说明。(4分)
B(2)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2分)材料二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10分]
A(1)材料中“新的先例”指什么?“48小时首相”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B(2)人类进步不乏政治上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创新”在美国建国之初是如何体现的。(4分)[10分]
A(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记录?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8分)
B(2)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搜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2分)[10分]
A(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4分)
B(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6分)
C(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4分)
D(4)关于中国现代化延误的原因,材料四提出了什么观点?由此可得到什么启示?(6分)[20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A文艺复兴中
B宗教改革中
C光荣革命中
D启蒙运动中
A生产过剩,市场狭小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重视积累,忽视消费
D片面发展重工业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
D分权制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
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A拜伦
B雨果
C巴尔扎克
D贝克特
A爱情题材的诗歌集中在《诗经•国风》
B《离骚》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C屈原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D汉赋保留了《离骚》的特点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A莎士比亚的人文思想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B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C现代化模式趋同发展
D“国家经济”丧失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