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31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四川省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文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A(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6分)
B(2)比较图甲中M、N两地,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何地,分别分析其原因。(10分)
C(3)材料二中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试依据材料说出理由。(8分)
D(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8分)[32分]
A(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图与表有什么联系?(6分)
B(2)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的上述做法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启示。(16分)[22分]
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美、英等大国的承认
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
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A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严重阻碍了中过民族工业发展
D清政府沦为列强侵华工具
A五四运动期间
B国民革命期间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A分封制
B共和制
C宗法制
D封建制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A国民大革命进入高潮
B农民成为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C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已经开辟
A气温高低
B太阳高度
C经度差异
D昼夜长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A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B有利于防御洪涝灾害
C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
D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黄宗羲
A甲地植被为温带草原
B乙地半岛西侧多峡湾地貌
C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D丁地河流有夏汛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
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
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