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4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安徽省双语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A(1)比较C、D两点的光合速率,可见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EF段不再成为光合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若C处突然关闭台灯,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
B(2)F点的含义是。若用缺镁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其他条件不变,F点应向移。
C(3)该小组又做了探究小球藻最适生长温度的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材料用具:小球藻若干、大试管若干、含CO2缓冲液的培养液、水浴锅(控制温度)、量筒等。该实验应控制好的两个主要无关变量是:①;②。实验步骤:第一步:。第二步:分组控制温度,(温度梯度差为1℃)。第三步:光照6h后测定O2的释放量。[14分]
A都具有遗传物质
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A
B
C
D
A②处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A如果A、B两曲线表示不同CO2浓度下同一植物两个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的光合速率,那么曲线A表示较高CO2浓度环境下的光合速率
B如果A、B两曲线表示相同CO2浓度下同一植物两个生理状况相同的叶片的光合速率,那么曲线A表示较强光照下的光合速率
C产生c点的主要原因是中午气温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
D影响ab段和de段变化的主要限制因子都是光照强度
A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生成量多
C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D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A解离时间长短
B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
C载玻片厚度
D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
A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B癌细胞细胞膜两侧镶嵌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大量减少
C体细胞癌变后会丧失了原来的生理状态,但其细胞核依然具有全能性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
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CC过程中多倍体体细胞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
A如果它们分别是动物和植物,则甲是动物,乙是植物
B等质量的组织中,甲所含的热量少于乙
C两者体细胞中,乙的染色体和基因比甲多
D两者的含水量比较,可推测甲比乙多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
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①有关
C②是静止的,但①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CO2、H2O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相同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A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B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
C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D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
B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停止细胞分裂
A
B
C
D
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
CDNA仅存在于6结构中
D结构1和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7主要用于合成ATP
C6可以来自叶绿体
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ADNA聚合酶
B烟草花叶病毒
CATP
DB淋巴细胞中的线粒体
A动物和植物的遗传物质
B动物的肝糖原和抗原
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A曲线1表示的一定是尿素浓度的变化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尿素在大约20min后分解完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温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代表的温度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曲线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曲线3和曲线4
A光照强度为1.0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
B光照强度为2.0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0klx增强到7.0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0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A
B
C
D
A
B
C
D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A只有在强光下同一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供自身光合作用利用
B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氢只来自有机物
C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株的绿色细胞和非绿色细胞产生ATP的量可能相同
D在强光下一株植物所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全部来自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
A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一样
B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
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D当光照强度为Z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A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所贮存的能量大致相同
B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元素增加
C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很高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
B
C
D
A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和染色体的重要元素
B这两种元素是组成ATP分子不可缺少的
C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
D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所必需的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
D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影响
A
B
C
D
A光反应和暗反应互相提供物质和能量
B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的“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暗反应受阻,但光反应正常进行
C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照突然停止,暗反应中C3合成速率降低
D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条件不同,可单独进行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B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和CO2
C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CO2是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NO,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NO相同
A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抵抗力强
B年轻人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细胞的癌变是一个累积效应
D致癌因子对不同的人作用不同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A该时期细胞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
B此时细胞中存在四个中心粒
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
D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