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1年4月份百题精练(1)高三生物试题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④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
B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A
B
C
D
A能产生抗体的是细胞③
B通过过程Ⅴ产生的“某物质”是淋巴因子
C细胞①③分别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⑤会迅速增殖、分化
A可在DNA中找到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AⅠ
BⅤ
CⅣ
DⅡ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D时期
BC~D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CB时期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左右
D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A17个
B16个
C15个
D14个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A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B同一种群的生物个体之间只有地理隔离没有生殖隔离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一个种群中,若在某一段时间内,基因A的频率高于基因a的频率,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比基因型aa的个体适应性一定强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AS和甲
BS和乙
CT和甲
DT和乙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的概率是1/18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吸收矿质元素的量,8
B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4
C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6
D蒸腾作用失水量,2
A乙试管应低温或室温
B乙试管应加胃液
C乙试管应加入与唾液等量的清水
D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Aa→b可表示染色体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更多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
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
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