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10月月考地理试卷

考试总分:4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哈三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10月月考地理试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金融危机、新总统奥巴马上任,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材料6: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1)根据材料1、2、3、4,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4分)(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2分)(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4分)[10分]

    A(1)根据材料1、2、3、4,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4分)

    B(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2分)

    C(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4分)[10分]

  • 2. 读下图分析回答(6分)(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是_____。(1分)(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_____。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_____。(3分)(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1分)(4)当今世界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1分)[6分]

    A(1)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危害最大的是_____。(1分)

    B(2)图示各种地质灾害中,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是_____。它在我国分布广的原因是_____。(3分)

    C(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______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1分)

    D(4)当今世界的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1分)[6分]

  • 3.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示地区地震灾害频繁多发,请说明其原因?(2分)(2)图中C处经济水平落后,农业生产比重大。当雨季来临,C处将重点预防哪些地质灾害,并解释原因?(4分)(3)有人说,D附近森林遭毁势必加剧图示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4分)[10分]
  • 4. 根据下表的长江和黄河某站的资料,完成要求(7分)单位:百立方米/秒月份123456789101112流量长江100120130180260410430330280240210130黄河551112121121312824168(1)图一的虚线为黄河该站的流量变化曲线。请在图一上画出长江该站流量变化曲线。(用实线)(1分)(2)图二为长江该站相对流量曲线,(以最少月流量为1,如长江一月流量为1,则5月相对流量为2.6)。在图三画出黄河该站相对流量变化曲线。(用虚线)(1分)(3)两条河流一年中实际流量变化曲线,变化较大的一条是,相对流量变化较大的是。(2分)(4)据此说明长江、黄河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原因。(3分)[7分]
  • 5. 读我国东部某湿润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读图,说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2分)(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有何特点?(2分)(3)A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1分)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4)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可能因素有()(1分)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之字形弯曲,减缓坡度D避开断层活动带(5)若B地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基地,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应该始终重视的减灾防灾措施有哪些?(2分)[8分]
  • 6. 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台风中心于10月19日上午,进入我国南海东部海面。根据以上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9分)(1)台风登陆中国大陆,届时广州市和南宁市将会普降暴雨,而广州出现了更严重的洪涝灾害,且经济损失更为巨大,试分析原因。(4分)(2)台风带给我国的灾害损失巨大,但有专家指出,如果防御台风得当并加以利用,台风也并非是一无是处,而且在气候、科研、能源能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你同意他的观点么?请解释原因。(2分)(3)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而热带气旋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区性,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有哪些?(3分)[9分]
  • 7. 地质灾害指数和限制用电指数较高的地区,天气分别可能是()[1分]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高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低温

  • 8. 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1分]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9. 如果西北通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营阶段,下列国家经济受冲击最大的是()[1分]

    A巴拿马

    B日本

    C加拿大

    D丹麦

  • 10. 根据北冰洋海冰的变化趋势预测,阿拉斯加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是()[1分]

    A森林火险等级下降

    B落叶灌木林的北缘向北推移

    C近期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D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

  • 11. 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灾害1主要分布在藏南谷地和东北平原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灾害5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 12. 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人为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大量CO2排放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 13. 关于图中空白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本区洪涝灾害多发,干旱灾害较少

    B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低,造成损失较小

    C寒潮损害主要集中于最北的一个区域

    D降水的季节变化使这些地区出现季节性易旱区

  • 14. 由于复杂而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我国形成了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下面自然多发区与其主要灾害组合正确的是()[2分]

    A黄淮海平原——水旱灾害、地震、盐碱和风沙

    B东南沿海——地震、滑坡、泥石流

    C川滇地区——干旱、水土流失、暴雨、病虫害

    D黄土高原——洪涝、地震、台风

  • 15. 世界上台风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位于()[1分]

    A太平洋东部

    B太平洋西部

    C大西洋西部

    D印度洋北部

  • 16. 2007年10月超强台风“罗莎”袭击了我国台湾、福建和浙江等地。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罗莎”台风的是()[1分]

    A

    B

    C

    D

  • 17. 当“罗莎”台风影响时,福建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台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1分]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 18. 与此次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有关联的另一种灾害是()[1分]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涝灾

  • 19. 同是遥感图像,飞机图像清晰度高,主要因为()[1分]

    A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

    B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

    C飞机上的图像比例小

    D飞机上的相片质量优越

  • 20. 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1分]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 21. 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一种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的是()[1分]

    A引起海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了降水普遍增多

    D皮肤癌患者增多

  • 22. 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1分]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 23. 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1分]

    AA国

    B

    CC国

    DD国

  • 24.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应是()[2分]

    Aa<b<c

    Bc<b<a

    Cb<a<c

    Da<c<b

  • 25.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2分]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光热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 26. 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1分]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 27. 图示区域,由古代到当代发生的变化是()[1分]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山地森林覆盖率更高

    D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 28. 图中反映该区域风力分布的特点是()[1分]

    A沿海强于内地

    B低纬强于高纬

    C城市强于农村

    D山区强于平原

  • 29. 为防止该地大风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1分]

    A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B营造沿海防护林

    C修建分洪蓄洪区

    D改进耕作制度

  • 30. 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1分]

    AM、N

    BN、P

    CP、Q

    DQ、M

  • 31. 要准确勘查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1分]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

  • 32. 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1分]

    A高少儿、低老年型

    B低少儿、低老年型

    C低少儿、高老年型

    D高少儿、高老年型

  • 33.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1分]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34. 引起威尼斯人外迁的主要原因是()[2分]

    A本地经济衰退,收入大幅度下降

    B世界文化遗产,为保护环境而迁出

    C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地壳下沉

    D温室效应,气候异常,环境变迁

  • 35.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2分]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 36. 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1分]

    A气候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

  • 37. 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1分]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38. 图示区域在春季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1分]

    A雨涝

    B沙尘暴

    C水土流失

    D地面塌陷

  • 39. 下列灭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是()[1分]

    A捕杀成虫

    B农药灭虫

    C点火焚烧

    D投放天敌

  • 40. 造成该区风力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分]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向心力

  • 41. 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1分]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华南地区

  • 42. 要准确快捷统计测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1分]

    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 43. 据预测,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大约在2020年出现转折,可能由“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债期”。但中国的各个地区可能进入转折期的时间不尽相同,图中所示的地区可能进入“人口负债期”的时间是()[1分]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 44. 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1分]

    A1958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85年

  • 45. 意大利威尼斯水灾的成因是()[2分]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高山冰雪融水

    C受锋面气旋控制

    D台风导致风暴潮

  • 46. 当威尼斯(45°N,12°E)人为威尼斯举行“葬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

    A哈尔滨市居民正在吃早饭

    B巴西高原进入雨季

    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

    D当地可能是高温晴朗的天气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