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考试总分:3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河南省洛阳市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2)和乙城市“1976年~2008年产业结结构变化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4分)(2)P地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分析乙城市选在P地建新港口的原因。(4分)[8分]
  • 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般认为气温在1℃以下时就可以产生霜冻,图14是“我国1996年三个冬季日的霜区分布图”。材料二:我国有三大柑橘优势产区,分别是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赣南湘南和桂北、浙南闽西等地。材料三:2007年12月,“圈点新天府”活动启动。成都平原在十个侯选地中荣膺榜首,而以太湖平原为首的六个老天府黯然落选。材料四:中国气象学家们发现:无论是气温年较差,还是气温日较差,四川盆地都是“海洋性气候”,这是成都平原稳居天府之首的重要原因之一。(1)图示三日中,成都有霜冻的日期是______。云南1月13日比2月6日的霜区面积________(大或小)。(2)据图分析,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柑橘生长的气候优势及形成原因。(2分)(3)图中A湖泊为____________湖(填名称),此时段,湖水与长江水的补给关系_________________。[8分]
  • 3. 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图15)材料二: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16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2)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9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3分)(2)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广,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如果你是该村的村民,请阐明你的意见及理由。(2分)(3)该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政府驻地应设在图中哪一个村子?理由是什么?(3分)(4)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6分)[14分]
  • 5.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1)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1分)(2)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分)(3)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3分)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示?(3分)[11分]
  • 6. 有关图2岩石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能发现化石b受高温高压变质而成c可能埋藏有煤炭d出火山活动形成[2分]

    Aac

    Bad

    Cbc

    Dbd

  • 7. 该平原最有可能是[2分]

    A河套平原

    B三江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华北平原

  • 8. 关于甲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发生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冬季盛行西南风

  • 9. 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2分]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10. 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2分]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11. 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提倡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2分]

    A

    B

    C

    D

  • 12. 图2所示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3中的[2分]

    A

    B

    C

    D

  • 13. 丹霞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南地区.其中“曲溪两岸,奇峰林立”最可能出现在[2分]

    A新疆

    B黑龙江

    C福建

    D西藏

  • 14. 该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①气温逐渐升高②径流量小③地下水开采量加大④降水量逐渐增大[2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5. 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乙河谷为向斜构造

    C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

    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 16. 图7中,最能反映图6中P湖泊与其入湖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2分]

    A

    B

    C

    D

  • 17. 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分别是[2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8. 第—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2分]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19. 若NM的纬度差为20°,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分]

    A20°S,90°W

    B20°N,90°E

    C20°N,180°

    D20°S,0°

  • 20. 若NM的纬度差为15°,则图中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分]

    A15°

    B30°

    C60°

    D

  • 21. 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断层成山

    D丁处为向斜成谷

  • 22. 图中4个城市,可能为[2分]

    A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

    B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

    D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 23. 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重要因素是[2分]

    A靠近原料地

    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

    D水源充足

  • 24. 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2分]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 25. 此地区和江淮地区均有干旱现象发生,发生最严重的季节分别出现在[2分]

    A春季春季

    B夏季夏季

    C春季夏季

    D冬季夏季

  • 26. 图中四个观测站,年降水量最小的[2分]

    A

    B

    C

    D

  • 27. 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2分]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28. 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高度可能是[2分]

    A1500米

    B2000米

    C3200米

    D4500米

  • 29.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在中国建立生产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2分]

    A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C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建成

    D经济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

  • 30. 汽车产业中心转移到中国,会使中国[2分]

    A生态破坏严重

    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

    D产业升级加快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