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名校高考地理2012年二轮专题测试卷之八地理过程分析(B卷)

考试总分:1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百强名校高考地理2012年二轮专题测试卷之八地理过程分析(B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4分)(2)说出R河水文特征自M至N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5分)[9分]

    A(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4分)

    B(2)说出R河水文特征自M至N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5分)[9分]

  • 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材料二: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材料三:下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26分]
  • 3. 龙巴萨巴湖自形成后始终只有一个固定的出水口,位于图中()[5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4. 下列关于该湖盆的说法,正确的是()[5分]

    A为东北—西南走向

    B1977年以来面积逐渐缩小

    C湖底的沉积物颗粒较均匀圆滑

    D两侧较陡中部较缓的“宽谷”

  • 5. 近30年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5分]

    A总体呈萎缩态势

    B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

    C海拔5200米附近冰湖最多

    D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最明显

  • 6. 近30年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如上图态势的主要原因是()[5分]

    A气温下降

    B冰川退缩

    C过度引水灌溉

    D降水减少

  • 7. 图中两类人口的变化反映了()[5分]

    A乡村人口数量不断上升

    B城镇住房压力不断增大

    C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城镇快

    D城镇人口比重2000年超过乡村

  • 8. 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5分]

    A天气转晴

    B气温剧烈下降

    C连续性降水

    D狂风

  • 9. 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接近于()[5分]

    A“高-高-极低”

    B“高-高-较低”

    C“高-低-高”

    D“低-低-低”

  • 10. 下列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5分]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1982~1990年

    D1990~2000年

  • 11. 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5分]

    Aa<c

    Bb>d

    Cc=d

    Dd>c

  • 12. 下列关于各地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叙述正确的()[5分]

    A四个地区都增加

    B东部增多、中部减少

    C中部增多、西部减少

    D西部增多、东北减少

  • 13. 某科考小组在③处河段考察测量出河水平均流速为0.4m/s,同时发现沉积物中有鹅卵石堆积。推测该层鹅卵石的形成是由于[5分]

    A①处围海造陆造成的影响

    B②处河道疏浚造成的影响

    C④处河段溯源侵蚀造成的影响

    D河流发生特大洪水造成的影响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