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湖南省娄底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A(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异同。(8分)
B(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代刺史制度的特征。(6分)
C(3)根据材料并结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试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所蕴含的治国思想。(6分)[20分]
A(1)结合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5分)
B(2)从经济、社会、科技等角度概括宋朝带有“现代”特征的“变动”。(5分)
C(3)根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启蒙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7分)[17分]
A(1)据材料一分析,明清典当业的发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2分)
B(2)据材料二,概括该票号经营方式的主要特点。这对当代中国企业有何借鉴意义?(6分)
C(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近代银行业发展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5分)[13分]
A妇女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B儒家纲常名教地位的动摇
C手工业和商晶经济的繁荣
D政治腐败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A不固定性对立性
B松散性对立性
C不固定性松散性
D松散性契约性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
C培养科技人才
D引导地方风俗
A大革命胜利与俄国的正确领导相关
B苏联关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C当时的中国革命受苏联的影响很大
D中国共产党完全听命于苏联
A发展工业
B重视商业
C发展军事
D传播宗教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
C《九章算术》的实埔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
A科举制已经正式形成
B隋代很少举行秀才科
C杜正伦出身世家大族
D杜正伦可以赢接做官
A表明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
B反映了英国成为工业强国时的外贸特征
C表明英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D反映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外贸状况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B外国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C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外国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A主张全盘西化
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A先秦时期宗法制逐渐遭破坏
B夏商中央政权已开始实行分封制
C春秋时期贵族阶层生活富足
D西周时期诸侯势力左右中央王权
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
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A汉承秦制保持了政治制度的稳定性
B郡县制是秦朝开创的一项重要制度
C两汉统治者直接沿袭秦朝的郡县制
D东汉的地方管理体制发生本质变化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D提供了研究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A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B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发展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A宰相专权
B强干弱枝
C地方困弱
D过度分权
A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
B人人享有平等的参政权
C个人生活完全从属丁城邦
D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
A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C公民人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
D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