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卷一

考试总分:1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江西省樟树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卷一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把公元1350年—1850年之间的500年,称为“漫长的16世纪”,是“世界经济”向“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转化的过程,亚洲(中国)由“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创生者”,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从宏观历史学角度,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会涉及到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材料二1930年代,保护主义到处蔓延,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意)杰奥瓦泥《漫长的20世纪》(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漫长的16世纪”中国由“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和“创生者”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1500年至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造成了那些冲击?(1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世界资本主义“走出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的措施及作用。(10分)[25分]
  • 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鲁迅关于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生活状态的描述: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就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行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枪,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都摹肩挨肩的存在。……四面八方几乎都是二三重以至多重的事物,每重又各自相矛盾。——鲁迅《热风·五十四》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根据材料二中对历史解释的认识对信息加以解读。(要求:信息提取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
  • 3. (15分)【历史上的重大回眸】材料: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道光十年(1830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敲定淮北研发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多万两。——摘编自俞大华《道光皇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7分)[15分]
  • 4.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4分]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 5. 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4分]

    A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 6.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4分]

    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

    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 7. 1990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MOSCOW、CHINA、EVERYHERE、BERLIN: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这反映了[4分]

    A作者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

    B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D柏林围墙成为阻碍民主的藩篱

  • 8. 在欧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有着成千上万雇佣工人的现代工厂迅速取代家庭或小型的作坊,产业工人阶级作为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进入现代社会。这种变化[4分]

    A推动代议制民主继续完善

    B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C促使城市化运动迅速起步

    D引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 9. 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4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 10. 有观点认为:英国革命突出了自由而忽略了平等,法国革命突出了平等却忽略了自由,而美国的经验,则显示了把这两个价值中和、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4分]

    A实行代议制民主

    B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并重

    C主权在民的原则

    D两党“和平竞争、轮流坐庄”

  • 11. 赫鲁晓夫逐步改革农民义务交售农产品的制度,并于1958年最终取消了这一制度,新方法规定由国家用统一的办法向集体农庄收购农副产品。这一做法[4分]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考虑了苏联经济发展实际

    C为工业提供更多资金

    D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 12. 中国有关电影的第一则广告刊载于1896年8月10日的《申报》上,广告云:“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8月14日广告又云:“徐园七夕仍设文虎候教,园内陈设古玩、异果、奇花,兼叙清曲,是夜准放奇巧焰火,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说明当时中国[4分]

    A电影受到民众普遍欢迎

    B西洋影戏与传统戏法融合

    C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财源

    D电影并非独立的娱乐形式

  • 13.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梁启超意在说明[4分]

    A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

    C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

  • 14.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从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退款”用于办学。可见美国资助中国留美学生的目的是[4分]

    A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B树立其主持正义的国家形象

    C建立中美友好关系

    D培养中国精英控制中国发展

  • 15. “□□舰舰长萨师俊在长江上游□□与日机互击阵亡。今日党政军长官均到其家吊唁。”1938年11月1日,《申报》刊发题为《华军舰长萨师俊阵亡》的短讯,出于战时保密的考量,对军舰及与日军交战地作了模糊处理。由此推断,该军舰当时应是参与[4分]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广州会战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