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育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零次考试历史

考试总分:40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位育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零次考试历史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启蒙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25分)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独立宣言》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的原则。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材料三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年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高三历史教材》P84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4分)(2)除材料涉及的文献外,另列举18世纪左右西方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三例及相应颁布机构(或人物)。(6分)(3)根据以上材料,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15分)[25分]
  • 2. 英国工业革命(14分)有学者在以“公平、公正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英国工业革命做了如下反思:工业革命的人文主义教训值得深思。到19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随着财富的积累,穷人反而增加了,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在工业化进程中,人们把社会公正问题忘得一干二净,进而把社会不平等看作天经地义,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如果你参加此次学术讨论会,你对此问题将发表什么看法?请撰写500字左右的发言稿。[14分]
  • 3. “上帝的脚盆”(12分)地中海宛如一个水槽镶嵌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人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她浸润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地中海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和非洲分隔开来;就文明的传承而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问题:(1)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3分)(2)造成地中海区域早期文明呈现不同特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古代地中海文明在哪些方面“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6分)[12分]
  • 4.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12分)12世纪末,伦敦有4万左右人口,是不列颠诸岛最大的城市和整个西北欧的首要商业中心。英国许多主教、修道院长和公爵都在城里有房子,国王在威斯敏斯特西区的宫殿里处理大部分事务。伦敦有139座教堂,每小时都能听到钟声。伦敦的街道非常窄小,大部分都未铺上石板,整天都挤满了人、狗、马和猪。街道两旁排满房屋和店铺,大多数都是木结构的,在缝隙处填着稻草。泰晤士河上的木桥被替换成石桥;街上有清洁工每天清除垃圾;城里还有英国唯一的排水系统,街道中心有排水沟。12世纪早期,城里甚至还有了一个公共厕所。一位叫WilliamfitzStephen的伦敦市民在1175年这样赞叹道:“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而一位12世纪的法国犹太商人对一位即将前往英国的朋友如此警告说:你到英国之后,若要经过伦敦,就赶快穿过去……世界上任何污秽邪恶的东西在那里都找得到。……如果你不想和作恶的人住在一起的话,就别住伦敦。从上述三段描述12世纪伦敦的文字中,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大致面貌。请据此回答:(1)12世纪的伦敦具有哪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6分)(2)透过这三段文字,运用所学,写出你认识西欧中世纪历史的思路。(6分)[12分]
  • 5. 内外朝的演变(12分)“秦汉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一个规律,那就是皇帝为了加强集权专制统治,往往提拔心腹近臣,在自己身边建立一套秘书班子,……。内朝官的权力急剧膨胀,后来就逐渐取代了外朝官。当内朝官成为正式的国家机构以后,皇帝又重用近臣,在内朝建立另一个参谋班子,他们入侍帷幄,内参机密,在朝廷正式机关之外,又建立了一个凌驾于其上的内朝组织。”——秦学颀《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概述西汉至清代内外朝演变的史实。(8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内外朝更迭这一规律看法?(4分)[12分]
  • 6. 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这样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他所描述的制度是[2分]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授爵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 7. 北宋初期以后,中国古代军阀割据局面不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2分]

    A生产力的发展

    B民族大融合

    C政治制度的改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8. 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2分]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征服汉族的过

  • 9. 中国古代“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的演变说明了[2分]

    A封建社会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古代主要问题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2分]

    A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

    C亡国的命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

  • 11. 纽约一家报纸曾经这样赞扬一项发明:“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这项发明的发明者是[2分]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西门子

  • 12. 19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世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工业化浪潮的扩展,美、德、俄、日的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等等,从根本上显示了[2分]

    A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

    B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确立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D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 13.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对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资源是[2分]

    A

    B水力

    C石油

    D太阳能

  • 14. 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2分]

    A殖民主义

    B文化传播

    C军事征服

    D宗教扩张

  • 15. “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西欧各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西洋,试图通过海上探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材料分析与判断的视角重在[2分]

    A文化传统

    B经济状况

    C政治形态

    D自然环境

  • 16. 下面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2分]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 17. 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2分]

    A否定血缘在政治中决定性作用

    B完全否定了世袭政治这一传统

    C开始实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D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

  • 18. 16世纪法国某位学者曾说“我热爱生活……我全心地接受它并感谢大自然为我而造就的一切,每个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命运。”据此推断该学者为[2分]

    A基督教神学家

    B人文主义者

    C君权至上论者

    D启蒙思想家

  • 19. “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文中描述的情景开始于[2分]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开通

    D马可波罗来华

  • 20. “(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2分]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

  • 21.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2分]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 22. 美国独立后,托马斯·潘恩说:“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据此推测,作者[3分]

    A支持民主共和

    B赞成扩大总统权力

    C追求自由平等

    D崇尚法制依法治国

  • 23. 北魏孝文帝曾被称为“民族融合的推手”,主要是因为他[2分]

    A支持胡汉通婚

    B具备儒学修养

    C全面汉化政策

    D迁都中原洛阳

  • 24. 历史上对中国的称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类别称谓举例第一类蕴含深意的历代国号夏、商、周、秦、汉……第二类延用不衰的古今名号中华、赤县、东土……第三类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真丹、震丹……此外对中国的称谓还有如:①华夏②神州③中华民国④赛里斯,下列选项中,将这四种称谓按上表分类正确的是[2分]

    A①是第一类、③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

    B①是第一类、②③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

    C③是第一类、①②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

    D③是第一类、①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

  • 25.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2分]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 26.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经济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实现这一“开始”的国家是[2分]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英国和法国

    C西班牙和英国

    D荷兰和英国

  • 27. 统计显示:“从1820到1830年,(英国)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分]

    A圈地运动的推行

    B工业革命的深入

    C农村疾病的流行

    D城市环境的改善

  • 28. 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描述的是[2分]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中体西用

    D君主立宪

  • 29. 下面a、b两个不同时期文物都出土于河南地区,对于a、b文物上的字符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最合理的解读是[3分]

    Aa、b文物上的字符均属于象形文字

    Ba、b文物上的字符有一定传承关系

    Ca、b文物上的字符属于第一手资料

    Da、b文物上的字符均属于精神活动

  • 30. 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3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 31. 下边图例保存不善已有模糊,据你判断该图可能反映的是[2分]

    A希波战争形势图

    B丝绸之路沿线图

    C佛教传播路线路

    D西葡殖民东来图

  • 32. 一个开国皇帝质问大臣,为何迟迟不肯颁布他下达的命令?大臣回答道:我为了避免重蹈前朝倏亡覆辙,必须谨慎检查陛下的命令,不能与现行法令相抵触,所以延迟。这个故事最可能发生在[2分]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 33. 张说(667年-730年)有诗云:“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文中的“戎王”指的是[2分]

    A吐蕃赞普

    B匈奴单于

    C鲜卑可汗

    D大食苏丹

  • 34.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2分]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 35. 对德国宗教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2分]

    A这是一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

    B这是一场引领德国以及修其他国家宗教改革的先驱运动

    C这是一场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

    D这是一场直接打击基督教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运动

  • 36. 法、俄两国宗教信仰不同、政治主张不同,但十九世纪末,两国却结成了同盟。其能够合作的原因是[2分]

    A工业革命后,英国势力扩张,法俄联合抵制

    B德国统一后,破坏原有均势,法俄合作抗衡

    C意大利统一,影响法俄两国在地中海的利益

    D美国强势崛起,危及法俄两国巴尔干的优势

  • 37. 1906年,代表19世纪中期欧洲进步社会潮流的一份文献被节译成中文,文中最后有“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之句。此句原意最有可能是[2分]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人人生而平等”

  • 38.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以下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2分]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

  • 39.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对于两位学者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3分]

    A司马迁的观点分析了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

    B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根据,真实可靠

    C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D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 40.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对这段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该材料[3分]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向天主教会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C冲击了中世纪的王权

    D倡导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