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第九次月考试题

考试总分:1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历史】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第九次月考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是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摘编自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材料二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摘编自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1分)[15分]
  • 2.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国政党源流大体可分为两支,其一为革命派,另一为立宪派。革命派以同盟会为正宗,源于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立宪派在清季为宪友会,亦为政闻社、咨议局联合会和江浙派。民国后,分别演变为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集团。具体演变情况如图14:——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总结清末民初政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9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政党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6分)[15分]
  • 3.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当北朝鲜开始进攻的时候,杜鲁门和艾奇逊……命令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向南朝鲜部队运送军队。随后杜鲁门就采取了遏制行动,他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国又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美国提出的决议以9:0获得通过(苏联并未出现):把北朝鲜人定为侵略者,并要求停战,双方退回到三八线;要求所有成员国向韩国提供所有尽可能的援助以赶出侵略者。两天之后,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采取行动。——(美)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材料二在1961—1973年这12年里,大约有5.8万美国人死于印度支那冲突。这场战争的财政负担,粗略估计高达1500亿美元。预算赤字的结果导致出现疯狂的通货膨胀,其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持续了整整一代人。美国长期卷入印度支那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几乎无处不在:对政府犬儒主义政策的批评,由于政府官员理想化和乐观的宣言与可以在每天的电视新闻中看到的越南丛林里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信誉鸿沟”而火上浇油……在返回美国的退伍老兵中存在的社会和心理创伤,诸如滥用毒品和心理疾病,导致了被精神病专家称之为“战后创伤性压力失调症”的出现。——(美)威廉·R·科勒《20世纪的世界》(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朝鲜战争的特点。评价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国采取的行动。(9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卷入印度支那冲突对美国的影响。(6分)[15分]
  • 4.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现在公认,民国初年有一个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面,它是“一战”造成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袁世凯的近代化意识和对外开放,“黄金期”不可能形成。学者苏全有认为,袁世凯的对外开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开通商业“特区”,扩大开放范围;二是引进外资,尤其注重侨资。——李宗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袁世凯》材料二(在宋教仁案以后)孙中山将袁世凯定性为“独夫民贼”,并谴责袁世凯“改毁约法,解除国会,停罢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于夺唯私;侦谍密布于交衢,盗匪纵横于邑都;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军府艰难缔造之共和,以是坏灭无余,而贼恶盈矣!——《近世人物传记——袁世凯》(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苏全友和孙中山对袁世凯的不同评价及其理由。(8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袁世凯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7分)[15分]
  • 5.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下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
  • 6.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64年,曼彻斯特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69年,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的棉花1775年,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的发明专利1789年,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1830年,建成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1853年,曼彻斯特由“镇”改“市”1885年,曼彻斯特人口为37万,1888年达到50万1887年,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1894年通航,运河长58公里——根据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整理材料二17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分公司;随后比利时、荷兰、瑞典相继在广州设办事机构1757年,乾隆帝下诏,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交易19世纪初,欧洲人在广州创办《广州纪事》、《广州市场行情》、《英华年鉴》、《中国商贸指南》、《中国丛报》等期刊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1861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法各一个)、网球场、影剧院等。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据《广州历史大事记》整理(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曼彻斯特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广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3分)[25分]
  • 7. 2015年,在江西南昌发掘了一座汉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所含信息量大,倍受关注。以下出土文物和结论之间相符的是()[4分]

    A

    B

    C

    D

  • 8.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4分]

    A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C元朝沿用唐朝“羁縻”政策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 9. 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4分]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 10. 《南京条约》申明:“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剖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后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又于“平行之礼”一条无不详为备列。“平行之礼”的提出,对当时中国的主要影响为()[4分]

    A推动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

    B推动传统礼仪制度的进步

    C传播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念

    D使夷夏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 11. 《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4分]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C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 12.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4分]

    A“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B“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 13.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状况的结论是()[4分]

    A追求高速度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B三年经济困难造成经济巨大破坏

    C压缩投资以实现国民经济调整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 14.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这段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4分]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B君主专制权力得以复辟

    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 15. 梯也尔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要么是保守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由此可见,梯也尔主张共和国的根本原因是()[4分]

    A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希望恢复帝制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16.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核心主张,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4分]

    A有所为有所不为

    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 17. 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这反映了()[4分]

    A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

    B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

    C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

    D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

  • 18. 据《资本论》: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这表明()[4分]

    A早期资产阶级与封建政权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

    B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化是资本发展的必要条件

    C国家中央权力强化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

    D早期资本主义实质上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