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三化学专题――元素化合物 人教版

考试总分:25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广西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三化学专题――元素化合物 人教版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8分]
  • 2. 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物质的量浓度,进行以下实验:①量取25.00mL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15.00mL,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②量取15.00mL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甲溶液25.00mL,共收集到112mL(标准状况)气体。(1)判断:甲是________溶液,乙是_________溶液。(2)实验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4)将nmL甲溶液与等体积乙溶液按上述两种实验方式进行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VmL(标准状况),则V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分]

    A(1)判断:甲是________溶液,乙是_________溶液。

    B(2)实验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3)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D(4)将nmL甲溶液与等体积乙溶液按上述两种实验方式进行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VmL(标准状况),则V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分]

  • 3.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氢氧化铜的制法。实验记录为试管序号1.0mol/LCuS04溶液体积/mL2.0mol/LNaOH溶液体积/mL沉淀颜色水浴中加热121浅绿不变222浅绿不变323蓝黑424蓝黑①同学们猜想3、4号试管中沉淀为Cu(OH)2,1、2号试管中沉淀为Cu2(OH)2SO4。试写出生成Cu2(OH)2O4的离子方程式②为检验1、2号试管中沉淀为而非Cu(OH)2,他们做了如下实验:操作I名称,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如何操作才能保证SO42-最后白色沉淀中来自绿色固体(2)化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实验,如下介绍的“蓝瓶子”实验就是一例。在250mL平底烧瓶中依次加入2g氢氧化钠、100mL蒸馏水、2g葡萄糖(粉末),振荡使其溶解。滴入4~6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塞上瓶塞(如图),振荡烧瓶,溶液呈蓝色。静置,约3分钟后蓝色消失,变为无色。再次振荡,无色溶液又呈蓝色。可反复多次。为探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人做了以下实验。(1)从烧瓶中取出溶液注满一支试管,塞上橡皮塞。试管中的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再振荡试管溶液不能变蓝。(2)在原烧瓶中经A处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了。静置片刻后,蓝色又消失。再次鼓入空气,又慢慢变蓝。(3)为了进一步弄清是何种成分引起的,他又继续探索。从A处改通纯净的N2、CO2,都不能使烧瓶中的无色溶液变蓝。把制得的氧气从A处通入,发现上述无色溶液慢慢变为蓝色,到此为止,“蓝瓶子”实验原理有了科学结论,请总结“蓝瓶子”实验的变色原理:[13分]
  • 4.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粗氧化铜(含少量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铜并测定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实验流程如下:实验过程中的pH调节可参考下表:物质开始沉淀时的pH完全沉淀时的pH氢氧化铁2.73.7氢氧化亚铁7.69.6氢氧化铜5.26.4回答以下问题:(1)步骤①过滤操作中所用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等,还需要使用的仪器用品有。(2)步骤①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3)步骤②溶液I中加入X的目的是。(4)试剂Y可选用(填字母),选择的原因是。a.氢氧化钠b.氨水c.碱式碳酸铜d.氧化铜[13分]
  • 5. 已知A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J常温下为气体,C为无色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易分解。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的条件、生成物被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⑴金属A为;操作a是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原因是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⑶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反应式为:。[12分]
  • 6. 已知A、B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B是一种淡黄色固体,C、J是同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其中C是含氢量最高的烃,X为无色液体。反应生成的水均已略去。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1)写出化学式:ABJ。(2)反应③中每生成1molF,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4)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反应②;⑤。(5)反应①中,每1.00gC与足量的F作用,恢复到25oC放出55.6kJ热量,写出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10分]
  • 7.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0分]
  • 8. [8分]
  • 9. 粉末状试样A是由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mol•L-1盐酸中,得溶液C;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④用KSCN溶液检查时,溶液D不变色。请填空:(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产物中的单质B是。(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c(Fe2+)为。[12分]
  • 10. 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氟化钾;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感光性;④某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HF和O2生成;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3分]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 11. 一定量的Cu粉与浓硫酸共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3分]

    A加入铜的质量为6.4g

    B加入浓硫酸中溶质0.2mol

    C加入铜的质量大于6.4g

    D加入浓硫酸中含溶质多于0.2mol

  • 12. 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未排完,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3分]

    AV/4mL

    B1/5mL

    CV/6mL

    D无法判断

  • 13. [3分]

    A

    B

    C

    D

  • 14. 2.1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立即将全部燃烧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将增重()[3分]

    A8.4g

    B7.2g

    C3.6g

    D2.1g

  • 15. [3分]

    A

    B

    C

    D

  • 16. ag纯净的碳酸钠和ag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相比,下列各种情况描述正确的是[3分]

    A分别和盐酸反应时,混合物的耗酸量大()

    B分别和足量盐酸反应时,混合物放出的CO2多

    C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的pH值大

    D分别配制成等体积溶液,混合物的Na+的物质的量大

  • 17. [3分]

    A

    B

    C

    D

  • 18. 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3分]

    A

    B

    C

    D

  • 19. 在下列各物质溶液中通入CO2看不到明显现象的一组是()[3分]

    A

    B

    C

    D

  • 20. [3分]

    A21:5

    B11:3

    C3:1

    D4:1

  • 21. [3分]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全部

  • 22. [3分]

    A

    B

    C

    D

  • 23.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3分]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 24. 下列溶液中,有关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3分]

    A

    B

    C

    D

  • 25.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3分]

    A

    B

    C

    D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