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考试总分:3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1)将盛有等物质的量浓度3mol/L体积均为150mL的稀硫酸的两个烧杯分别置于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然后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mg的铝和镁。要求反应后天平仍平衡,则m必须满足(不要求计算过程)[4分]
  • 2. 在碘化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水溶液,迅速发生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2)有人认为上述反应说明了碘单质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______(填“对”或“不对”),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反应说明HIO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6分]
  • 3. [6分]
  • 4. 根据计算分析推理,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25~300℃时固体发生变化的反应方程式()判断的理由是()。(2)350~400℃发生变化得到的产物是(),物质的量之比为()。(3)500℃时产物的含氧质量分数为()。(4)写出600~900℃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0分]
  • 5. [4分]
  • 6. 根据上面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2)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8分]
  • 7. 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3)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操作编号填写)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4)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5)当D中产生()(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A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B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6)装置D的作用为()。[10分]
  • 8. 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金属元素单质只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相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均为电的良导体

  • 9. [2分]

    A

    B

    C

    D

  • 10. 下列说法均摘自某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2分]

    A铅笔芯的原料是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

    B一氧化碳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这样可有效地吸收一氧化碳,防止煤气中毒

    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片业的发展,硅也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 11. [2分]

    A

    B

    C

    D

  • 12. [2分]

    A1:7

    B7:1

    C7:8

    D8:7

  • 13. 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2分]

    A

    B

    C

    D

  • 14. [2分]

    A

    B

    C

    D

  • 15. [2分]

    A

    B

    C

    D

  •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2分]

    A

    B

    C

    D

  • 17.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2分]

    A

    B

    C

    D

  • 18.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2分]

    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 19. [2分]

    A

    B

    C

    D

  • 20. [2分]

    A

    B

    C

    D

  • 21. 日常生活中常用下列方法处理相关问题,其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2分]

    A用明矾净化河水

    B蜂蚁螫咬处涂抹稀氨水以消除疼痛

    C用食醋蒸熏对房间消毒杀菌

    D硫酸钡作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

  • 22. [2分]

    A

    B

    C

    D

  • 23. [2分]

    A

    B

    C

    D

  • 24.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2分]

    A①②④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 25. 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2分]

    ANaHCO3、AgNO3

    BBaCl2、MgCO3

    CNH4HCO3、MgCl2

    DCaCl2•6H2O、Na2CO3

  • 26. 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2分]

    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

    B注意节约用电

    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

    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 27. 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2分]

    A利用太阳能制氢

    B关停小火电企业

    C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

  • 28. 去西藏等高原而患脑水肿的患者吸入低浓度NO气体30分钟后即可清醒。但NO也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作为现代化城市引起的NO气体污染其主要来源是[2分]

    A铜和稀硝酸反应

    B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

    C氨的催化氧化

    D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

  • 29.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2分]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III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 30. [2分]

    A

    B

    C

    D

  • 31. 过量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最终生成硝酸亚铁,下列图象是表示铁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硝酸铁之间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2分]

    A

    B

    C

    D

  • 32. 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2分]

    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等于m2

    Cm1一定等于m2

    Dm1可能大于m2

  • 33. [2分]

    A②③④⑨

    B③④⑤⑦⑧⑨

    C②③④⑧⑨

    D①③⑤⑧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