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东方中学高三第十一次月考语文卷

考试总分:1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9-2020学年度东方中学高三第十一次月考语文卷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贾谊《过秦论》(上)中描写由于秦王暴政,陈涉起兵反抗,百姓积极跟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写诗人作书、品茶的闲适恬静生活,在这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3)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6分]

    A(1)贾谊《过秦论》(上)中描写由于秦王暴政,陈涉起兵反抗,百姓积极跟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上写诗人作书、品茶的闲适恬静生活,在这背后,却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C(3)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木”“泉”作比喻,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6分]

  • 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为落实国家和教育部相关要求,上海市围绕校园食品“食安”“食欲”“食育”关键环节,强化建章立制、抓好推进落实,系统构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推进“放心学校食堂”建设。自2016年起,上海市开始具体实施学校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的组织搭建、运行管理、提供监管服务的顶层设计。截止目前,全市16个区注册运行学校4093所,学校食堂4101个,供应商5102家,团餐公司227家,已初步实现“工作过程可管理、隐患风险可预警、责任主体可追溯、影响范围可排查、信息数据可分享”的校园食源追溯全过程信息监管服务。[5分]
  • 3. 微写作阅读下面文字,从三个要求中选择一个要求完成微写作,不超过150字。(10分)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①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游杨二人久立等待程先生的场景进行描绘。②很多人认为,游酢、杨时二人虚心受教,值得提倡。但也有人认为二人的做法死板、效率低下,实不可取。对游酢、杨时二人的做法,你有何看法。③请你给你的一位老师编写一则短信,表达你的问候以及对老师三年来的付出的感谢。(可以写诗歌)[10分]
  •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60分]
  •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冠状病毒种类繁多,必须寄生在生命体上才能够进行自己的生命活动。

    B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天然宿主,并且一般不会对其构成严重的危害。

    C冠状病毒要感染人类必须通过其天然宿主之外的其他动物的多次传播。

    D冠状病毒有传播性,有的在传播过程中易发生变异而具有强大攻击性。

  • 6.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核心观点的一项是()(5分)[5分]

    A研究告诉我们,病毒的重大突变只是个概率问题,人类每猎食一头野生动物,都相当于为病毒进人新物种掷了一次骰子。

    B野生动物是环境质量的标志物、生态质量好或坏,是由生物多样性决定的。有它们在身边,我们才可以放心地生活下去。

    C几乎所有持有“野生动物繁殖驯养许可证”的商户都会超范围经营,他们都会以此为掩护,做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生意。

    D已有的法律对于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管理严重不足。

  • 7.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5分)[5分]

    A勤王,君王有难,臣下起兵救援君王。这里指北宋靖康之乱时王彦傅曾带兵救援朝廷。

    B建业,地名,今南京。后文中的“建康”“秣陵”也都是南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

    C教授,官职名,是地方教育机构的长官,主要负责科举考试、教育内容的设定等事务。

    D陛对,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臣子间相互质询。陛,古代宫殿的台阶。

  • 8.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上阕选用草、莲、芰荷、鸥、菱歌、棹橹声等意象,调动多种感官,动静结合,描绘出眼前扬州美好的图景。

    B上阕中“恨”字承接开篇个“醉”字,写出作者虽面对扬州美景,却伤心国事,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

    C下阕借眼前细柳转入对历史的回顾,描写出隋炀帝当年奢靡的生活,既有宏大的场面,又有笑倚迷楼的特写。

    D全词以景结情,借流水落花、风吹落叶之景,写出作者的惆怅与伤感,“悠悠”二字耐人,寻味,意蕴丰富。

  • 9. 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冠状病毒不仅能够引发普通感冒,而且会造成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疫情。

    B野生动物是病毒的天然储存库,保护好其生存环境,能有效地避免野生动物病原感染,防止传染病发生。

    C中国疾控中心针对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检测结果有力支撑了钟南山院士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来源的推断。

    D饲养的野生动物身上带的病毒少,只要经过有效的检疫,就完全可以放心食用,不会带来大面积的疫情。

  • 10.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因为米吉克煤矿环境恶劣,以致于帕提曼医生只选择在仲夏柳树绿茵茵的时候来到我家给我看病,而不愿在其他时间前来。

    B艾买提垫钱为爸爸买奶牛,爸爸却有顾虑,艾买提的“怎么不行,我说行就行”的话表现出他的专断,却也打消了爸爸的顾虑。

    C大人都忙的时候,我在草场上闲逛,假想自己是个白衣剑客,反映出我虽处在风景优美的大宛其牧场,却感到无聊和寂寞。

    D牛走失后,艾买提和爸爸冒着风雪深夜找牛;第二天早晨艾买提的妻子和妈妈又去找牛和人,体现了他们相需以浓的互助精神。

  •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B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C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D主上独见远览/举而措诸事业/非固以临安为不足居也/战守之形/既分进退之理/异也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王阮年幼好学,为人喜爱。他曾经拜见袁州太守张械,后又到号亭拜谒朱嘉,朱熹和他交谈后感到非常高兴。

    B王阮为官清廉,勇于变革。他任主簿以清廉闻名,做永州教授时为节省费用而改变在吴、楚一带养马的政策。

    C王阮尽忠职守,不忘备战。他担任濠州太守时,每天讲授防御,还亲自探访边境,金人因此不敢向南侵犯。

    D王阮崇尚气节,不畏权贵。他坚持操守,不肯投身韩侂胄门下,以免为后人耻笑,最终归隐庐山,不问世事。

  • 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3分]

    A开发铸就大融合包罗万象

    B开拓铸就集大成兼收并蓄

    C开发造就大融合兼收并蓄

    D开拓造就集大成包罗万象

  • 1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3分]

    A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和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就是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

    B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也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

    C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富饶辽阔,这是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

    D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和各族先民留给我们的神圣故土,就是今天960多万平方公里富饶辽阔的国土

  •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3分)[3分]

    A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各族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B各族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交相辉映,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C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D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因为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 1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小说中“帕提曼医生”是次要人物,却形象丰满,她与艾买提及其妻子一起构成了维吾尔族人的群体形象,体现出其精神风貌。

    B小说景物描写出色,如对白杨树“绿油油的,叶片在风中摇曳,泛着光,星星点点”的描写,烘托了人物去买牛时的愉快心情。

    C小说对大宛其牧场秋天极尽描绘,刻画了静谧的美丽,但“变了样”“不再葱郁"等词语暗示了后面冬天事故的必然发生。

    D小说的语言富有地方色彩,如“阳刚子”“馕”“拉条子”“巴扎”“巴郎子”等,展现出当地的生活习俗,让读者感受到异地风情。

  • 17. 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A.“墨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

    C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 18.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 19.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5分]

    A月亮勾起诗人绵绵情思,故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隐喻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B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说明故乡曾给诗人留下一些并不美好的回忆。

    C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表明“思乡之情”永远鲜活,不会因人的老去而渐失。

    D全诗选取笛声、月亮、树等生动的意象,构成深沉而悠远的意境,表达出作者思乡的忧伤和苦闷。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