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音乐学校高三语文综合检测

考试总分:2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青西音乐学校高三语文综合检测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4分)(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4分)[8分]
  • 2. 结合文章,谈谈李迪对章献后前后态度的转变。(3分)[3分]
  • 3. 材料一侧重论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4分]
  • 4. 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方言保护?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6分]
  • 5.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6分]
  • 6.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民族之根,每一个节日都有其典型特征和节日内涵。请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写两句话。(4分)示例:重阳节——暮秋九月,菊花绽放,登高望远思故人。[4分]
  • 7. 请各用一句话对下面两则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每句话不超过30个字。(4分)材料一2019年9月28日下午,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市中央体育馆以3:0战胜塞尔维亚队,以十一连胜的傲人战绩锁定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夺得队史上第10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五星红旗再次在赛场上升起,庄严雄壮的国歌再次奏响。同样是大阪,1981年,袁伟民率领的中国女排从这里开启了五连冠的辉煌篇章。2003年,陈忠和率领的“黄金一代”在这里时隔17年再夺三大赛冠军。2019年,郎平率领的新一届中国女排又在这里铸就新的荣耀。中国女排用新鲜出炉的世界杯冠军为祖国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日礼物。材料二据国际排联官网消息,在国际排联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中国女排以320分重返榜首,美国与塞尔维亚分列第二、三位。本期排名由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2018年世锦赛和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综合成绩决定。作为里约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位列第四,在世锦赛中摘得铜牌,而在不久前结束的世界杯中,中国队以11连胜蝉联冠军。在总积分榜上,中国队上升一位,以320分高居第一,领先身后的美国队54分,上一期排名第一的塞尔维亚队下滑至第三位。[4分]
  • 8. 四、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北京时间2020年1月27日凌晨3:24,美国媒体TMZ发布的一条新闻:科比•布莱恩特(KobeBryant)去世,年仅41岁。一时间互联网上讨论不断,有粉丝和球迷们的难以置信、不舍怀恋,也有炒鞋党的连夜出动,还有人评价:八十四岁钟南山老先生,站在一线同病毒斗争,都没有人关心他一下,美国球星,科比突然离世,从昨夜到现在,朋友圈都在哭泣。我们中国人到底怎么了?面对这一事件,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时评文。[60分]
  • 9. 从文中可看出孙少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4分)[4分]
  •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质疑语气的话批评秦统治者不顾念百姓而疯狂掠夺大肆挥霍。(2)苏轼《赤壁赋》中,连用两个比喻句“,”,借客人之口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微不足道,吐露哀伤之情。(3)李密《陈情表》中“,”两句以鸟喻人,向晋武帝提出先尽孝,奉养祖母。[6分]

    A(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两句质疑语气的话批评秦统治者不顾念百姓而疯狂掠夺大肆挥霍。

    B(2)苏轼《赤壁赋》中,连用两个比喻句“,”,借客人之口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微不足道,吐露哀伤之情。

    C(3)李密《陈情表》中“,”两句以鸟喻人,向晋武帝提出先尽孝,奉养祖母。[6分]

  • 11. 从小说中可以看到,孙少平的经历可谓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平凡的世界”?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分)[6分]
  • 12. 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6分)[6分]
  • 13.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3分]

    A微乎其微麻痹高枕无忧留传

    B微不足道欺瞒大功告成留传

    C微乎其微欺瞒高枕无忧流传

    D微不足道麻痹大功告成流传

  • 14. 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材料一:多言多语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所以我国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的普通话,要鼓励孩子从小大胆说方言。

    B材料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需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与方言能够和谐相处。

    C材料二: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方面,苏州采取了多种有效举措,他们的经验无疑是最有效的,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推广。

    D材料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中国方言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开发各种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利于企业差异化竞争。

  • 1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你啊!为什么不敢正视自己的不幸呢?”小说改用第二人称,表现出孙少平审视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理。

    B“你这可笑的驼鸟心理”,这个句子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孙少平的自嘲,同时也在鼓励自己不要一味躲避。

    C文中把伤疤比作调皮孩子划下的惊叹号,形象地写出了伤疤很长的特点,这样的伤疤深深地伤害了孙少平。

    D“高耸的选煤楼、雄伟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个结构相似的短语,写出了大牙湾煤矿的特点。

  • 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B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C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D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想象之景雄奇,读来恍如置身其间,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感。

    B颔联写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望去,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境界幽深秀丽。

    C颈联写“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紧扣蜀地特点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写出对友人治蜀的忧虑。

    D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格调明快,境界高远,用典高妙,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 18. 下列对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交际场合而存在的,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 19.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金秀和兰香到旅店找孙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转转,两个妹妹都希望帮助哥哥,希望哥哥早日摆脱痛苦。

    B慌忙地收拾东西,用毛巾揩去泪痕,但还是被妹妹看出了端倪,说明孙少平的内心遭到的打击是巨大的。

    C尽管少平的两个妹妹都装着没有看见门背后的一堆碎镜片,但是他还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离开了她们。

    D小说结尾写孙少平回到了煤矿,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觉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生命也有意义。

  •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3分]

    A随着社会的发展,褒斜道不断整修和开拓,不仅成为交通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B随着社会的发展,褒斜道不断整修和开拓,不仅成为交通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还为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

    C社会的发展,使褒斜道不断整修和开拓,不仅为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更重要的是成为交通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

    D社会的发展,使褒斜道不断整修和开拓,不仅为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还成为交通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

  • 21. 材料一、二强调方言保护,下列说法中“有利于方言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3分)[3分]

    A流动人口普遍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B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D民革苏州市委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 2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考试到明清发展为四个级别,最低一级是乡试。

    B“归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后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数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汉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三司”,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度支、户部、盐铁”三司,长官是三司使。

    D“社稷”,古代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即社稷。后来“社稷”被用来借指国家。

  • 2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李迪才华出众,受人赏识。柳开对他写的文章很是赞赏,认为他能堪大任,后来李迪参加科举考试,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颇有建树。

    B李迪富有谋略,亲力亲为。就任亳地知县后,他暗中打听察访,然后部署精锐士兵,最终擒获一群洗劫城邑的逃兵,斩首示众。

    C李迪为人正直,敢于进谏。李迪屡次上疏劝谏,不同意册立章献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皇后的打击报复,贬官衡州。

    D李迪胆量非凡,富有豪气。元昊攻打延州时,不少守将用其他名义来躲避战争,李迪却主动要求戍守边疆,仁宗皇帝没答应。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