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 苏教版

考试总分:2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 苏教版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根据文章内容,指出研究者认为“音乐与文学始终如两支根茎相连的双生花”的理由。▲[3分]
  • 2. 指出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3分]
  • 3. 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含义。(4分)(1)每次初见的刹那,起一阵轻微的恍惚,像是在梦中。▲(2)我对城市化并不反对,一些时候充满了感激。▲[4分]
  • 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论语》)(2)商,伤也;▲。夷,戮也;▲。(欧阳修《秋声赋》)(3)世人皆浊,▲?众人皆醉,▲?(《渔父》)(4)▲,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5)叶上初阳干宿雨,▲,▲。(周邦彦《苏幕遮》)[6分]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黑暗是因为有光。有光就有黑暗,黑暗体现光的存在。没有光就没有黑暗,没有黑暗也无法证明光的存在,光与黑暗并存。对这段话你有什么体验和感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0分]
  • 6. 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作为本则消息的结束语填在空格里。(3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认为分子的气味是由分子的结构所决定。然而,以香水为例,在香水分子被制造出来之前,人们往往不能判断其气味,而必须在成千上万个结构相同的分子中来选择正确的气味,而这正表明分子结构决定分子气味的理论存在漏洞。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一项最新的研究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纳米级上对分子振动做出改变,即用更重的氢同位素重氢来替换了麝香分子中的氢原子,在其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改变分子的振动模式。实验的结果让人吃惊:麝香发出了和原来不一样的气味,这也意味着人们的嗅觉能够感应到纳米级的分子振动。这个实验证明:□□□□□□□□□□□□□□□□□□□□□□□□□□□□□□[3分]
  • 7.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5分)(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3分)(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2分)▲[5分]
  • 8. 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5分)▲[5分]
  • 9. 两首诗都写了寒食节断火的生活场景,态度却有高下。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孟诗▲,张诗。(2分)[2分]
  • 10. 14.39章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1分)▲[1分]
  • 1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3分]
  •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4分)▲(2)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3分)▲[7分]
  • 13.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4分)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4分]
  • 14. 阅读全文,概括作者是从那几个角度来写村庄的?(3分)▲[3分]
  • 15. 文章的题目是“村庄如风”,请结合阅读谈谈你对于文中“村庄”和“风”之间的联系的理解。(5分)▲[5分]
  • 16. 简要赏析两首诗的表现手法。(4分)▲[4分]
  • 17. “荷蒉”者认为孔子固执,不懂得变通,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结合上述章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5分]
  • 18.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而这时期的各种音乐思想也层出不穷。

    B“倡乐”的代表为儒家,孔,孟,荀三人都有自己“倡乐”的音乐美学思想;而“非乐”的代表是墨、道两家,这些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一大批的文人音乐家,最为有名的为曹植、嵇康、阮籍三人,“缘情度曲”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文人感怀的主要方式。

    D两宋时期的音乐对于文人已不仅仅是用于娱乐,而与诗歌一样成为他们抒发感慨,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

  • 19. 下列关于“西方文学与西方音乐”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西方文学对音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候的歌曲,那些曲目都以《圣经》和希腊神话为主题。

    B歌剧的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悲剧,这类歌剧旋律呈现出单声部主调性的风格,具有朗诵性的特征。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物质文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精神文明的危机,这时期的西方文学作品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的成分。与此同时,西方音乐的发展也异彩纷呈,某些现代派音乐作品更呈现出一种唯心的、偶然的不确定状态。

    D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集《邪恶之花》是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作品,而印象派作曲家克劳迪奥•德彪西从《邪恶之花》中所写的“飘在夜晚中的声音与香味”作出了他的《前奏曲》,由此可见,这些音乐与西方文学根本就是同根而生的。

  •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黄教授认为邹家健以自荐方式参选区人大代表的举动是符合现行体制框架前提下参与选举,本身是合乎法律规定的,这体现出选民具有了相当的参政议政的自觉意识。

    B近来,国内多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成了常态。对此,肿瘤专家表示,雾霾已经成为引起肺癌的第三大诱因。

    C一年一度的春节人才交流大会日前举行,这是蛇年春节后杭州首场人才招聘会,648家用人单位提供了约1.3万多个岗位,最终近4000人达成了择业意向。

    D借助电影上映,富阳将加强对《富春山居图》原创地、实景地的宣传,让更多人的目光从影片延伸至拍摄地,为此,计划把黄公望隐居地、新沙岛等景点串联起来,推出“看电影、走实景”主题路线。

  • 2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2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文学史纲》绪言部分将英国文学分为四个时期:草创期、意大利文化影响期、法兰西文化影响期和近代新时期。全书接下来就是这么依次写来,每章都以某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开始,然后介绍主要作家的生平和作品。

    B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对群众的民意渲泄总是会保持应有的警惕,因为它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也是极不稳定的。它既是偏执的,又是高尚的;既是专横的,又是理想的。

    C《浮生六记》是一部流传200多年的国文珍品,一部影响深远的清代文学扛鼎之作,也是林语堂、俞平伯、曹聚仁等大师名家推崇倍至的文学精品。

    D大草原上狮子总是少数,而角马、斑马、鹿却是成群的。原来成群结对、人数众多的总是弱者,三五出击的才是真正的猎手,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在这种自然规律面前,试图做什么改变真的是徒劳。

  • 2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 2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3分]

    A

    B

    C

    D

  • 2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3分]

    A在花朝后一日,作者偕同五位友人,闯入一位陌生老人家中,见到他已准备了饭菜,便入内大吃一顿,老人虽愕然,仍热情款待,作者等人大快朵颐、嬉戏玩闹,极为尽兴,最后作歌送给老人,权当寿礼。

    B十四日,作者与十八位友人一起在田先生家中欢聚,席间,一众好友畅饮美酒、饕餮美食、黑白纵横。酒酣耳热之际,还开起了路人的玩笑,度过了异常愉快的一天。

    C本文记叙作者城郊赏桃花之“乐”,寄寓爱花、赏花、护花不易之意。结尾把花与人、花与社会联系起来,笔墨虽然依旧轻灵,但心情已经沉重。

    D陈继儒的作品多直抒胸臆,表达任心自适的感情,这篇《游桃花记》更是贯彻了他“文以自娱”的主张。

  • 2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3分]

    A

    B

    C

    D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