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119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08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A红光
B远红光
C蓝紫光
D绿光
A木质部
B细胞间隙
C韧皮部
D薄壁细胞
A蛋白酶和肽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淀粉酶和转化酶
DIAA氧化酶和ATP酶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随条件变化
A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B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
C吸气和呼气时新鲜空气均从尾方到头方穿过肺
D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不通过肺
A肌小节的长度不变。
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不变。
C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D明带和暗带缩短。
A血体→黄体→白体。
B黄体→血体→白体。
C黄体→白体→血体。
D血体→白体→黄体。
A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BRh阴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C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阳性婴儿。
DRh阳性母亲所生的Rh阴性婴儿。
A增加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B可引起体内脂肪的重新分布。
C增加体内肝糖原储备。
D不参与水盐代谢的调节。
A19%
B25%
C32%
D75%
A25%
B68%
C75%
D81%
A培养大量的野生型鱼
B确定野生型鱼有鳞表型能够真实遗传
C培养大量无鳞鱼,研究表型特征
D用无鳞鱼和有鳞鱼杂交
A决定鳞片这一性状的基因肯定不只一个
B决定鳞片这一性状的基因可能只有一个
C有鳞片是显性性状
D有鳞片是隐性性状
A鞭毛和基粒
B鞭毛和中心粒
C纤毛和基粒
D基粒和中心粒
A脂膜由脂双层构成,内外表面各有一层球状蛋白质分子
B脂膜由脂双层构成,中间有一层蛋白质分子
C脂膜由脂双层构成,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脂分子可以移动,蛋白质不能移动
D脂膜由脂双层构成,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脂分子和蛋白质均呈流动状态
A内质网一高尔基体一细胞核
B高尔基体一内质网_溶酶体
C细胞核-÷内质网一高尔基体
D内质网_高尔基体一膜泡与质膜融合
A桥粒
B紧密连接
C间隙连接
D胞问连丝
A鞭毛
B菌毛
C荚膜
D芽孢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氨基酸
D甲醛
A消耗大量氧气
B消耗大量有机物
C产生毒素
D产生过多糖类
A1~10毫米
B1~10微米
Cl~l0纳米
Dl0毫米以上
A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B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C分生区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
D根冠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
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间质
C细胞质
D类囊体
A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
B有机物在体内的运输速率
C植物的年龄
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
A心皮合生、杯状花托;
B雄蕊多个、心皮多个;
C杯状花托、雄蕊多个;
D心皮多个、心皮离生。
A镊合状,下降式复瓦状,上升式复瓦状
B镊合状,上升式复瓦状,下降式复瓦状
C上升式复瓦状,镊合状,下降式复瓦状
D辐射对称,假蝶形花冠,蝶形花冠
A多具有龙骨突、具气囊与肺相通
B体温高而恒定、无皮肤腺
C具气囊与肺相通、无皮肤腺
D多具有龙骨突、体温高而恒定
A发育过程有变态
B气管呼吸
C有三对步足
D适宜陆生
A组织液、肺动脉、肺泡气、呼出气。
B肺动脉、组织液、肺泡气、呼出气。
C组织液、肺动脉、呼出气、肺泡气。
D呼出气、肺泡气、肺动脉、组织液。
A壁细胞向胃腔内分泌盐酸。
B可分泌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C约70%的淀粉在胃中被分解。
D可吸收酒精。
A蜥蜴的断尾
B竹节虫的拟态
C涡虫释放杆状体
D黄鼠的报警呜叫
A1/8
B1/16
C1/32
D1/64
A1个
B2个
C3个
D无法确定
AO
Bl2.5%
C25%
D50%
A原核细胞基因组的大小仅有真核生物基因组大小的一半
B原核细胞具有单链的DNA分子
C原核细胞中与DNA结合的蛋白质较少,而且没有核膜包裹
D原核细胞具有RNA而不是DNA
ArRNA
BrRNA和蛋白质
C转录rRNA的DNA
D核糖体蛋白
A癌细胞不能合成DNA
B癌细胞被锁定在细胞周期中的S期
C癌细胞能持续分裂尽管彼此紧密相接
D癌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
A它们表达了不同的基因
B它们具有不同的基因
C它们采用不同的遗传密码
D它们具有统一的核糖体
AOH.聚集在线粒体内膜外,而H+聚集在膜内
BH+聚集在线粒体内膜外,而OH一聚集在膜内
COH.及H+都聚集在线粒体内膜内
DOH.及H+都聚集在线粒体内膜外
A半胱氨酸
B胆固醇
C酮体
D脂肪酸
A碳循环属于气体型循环
B地球上最大量的碳存在于大气圈中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
D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
A氧气测定法
B叶绿素测定法
C蛋白质测定法
D氮含量测定法
A沉积成为煤和碳酸盐的岩石
B储存在极地冰盖的二氧化碳气泡中
C储存在海洋溶解的二氧化碳中
D逐渐发散到太空中
A食肉动物食物链
B腐质食物链
C化石燃料食物链
D人类食物链
A凯氏带是仅在根的内皮层细胞中存在的结构。
B凯氏带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柱之间的物质运输。
C凯氏带是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具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的结构。
D如果将内皮层细胞放入高渗溶液中,使其发生质壁分离,凯氏带处的质膜不会与细胞壁分离。
A气孔数目
B表皮细胞形状
C泡状细胞的有无
D角质层的厚度
A1次减数分裂和2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核。
B减数分裂形成4核。
C3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核。
D2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核。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A大气与木质部的水势差
B蒸腾拉力
C根压
D土壤与根木质部的水势差
A侧线器官是水生鱼类所特有的
B内鼻孔出现于鱼类
C跗间关节始见于爬行动物
D槽生齿是哺乳类特有的
A肝静脉
B肝动脉
C肝门静脉
D肾门静脉
A水螅纲动物、鞭毛纲动物、头索动物、双壳纲动物
B甲壳动物、纤毛纲动物、蛭纲动物、两栖动物
C腹足纲动物、寡毛纲动物、蛛形纲动物、海绵动物
D线虫动物、轮虫动物、肉足虫纲动物、涡虫纲动物
A10对
B11对
C12对
D13对
ANa+既有主动重吸收,又有被动重吸收。
B近曲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
C葡萄糖、氨基酸等几乎被全部重吸收。
D某些药物分子可被分泌到管腔中。
A行为炫耀
B释放性信息素
C改造环境
D呜叫或发出其他声响
A冬眠
B产仔和育幼
C躲避敌害
D便于取食
A互惠合作式的利他行为
B行为操纵式的利他行为
C相互回报式的利他行为
D亲缘选择式的利他行为
AO
Bl|4
C1/8
D1/16
A50%
B39%
C27%
D25%
A50%
B39%
C27%
D25%
A8%
B3%
Cl%
D0.5%
A蛋白质,
B核酸,
C糖类,
D脂质
AA+G
BC+T
CA+T
DC+G
A三羧酸循环
B线粒体电子传递链
C糖酵解
D糖异生
A乙醇
BNAD+
C乳酸
DC02
A热带季相林,草原,苔原,热带干旱林
B温带针叶林,热带干旱林,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
C温带阔叶林,热带稀树草原,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
D热带季相林,草原,苔原,热带干旱林
A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
B在群落中作用最大的物种
C占有最大生存空间的物种
D有最大生物量的物种
A高的出生率
B低的婴儿死亡率
C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
D高的老年死亡率
A多鞭毛虫和白蚁
B杜鹃和大苇莺
C华肝蛭和淡水螺
D赤眼蜂和玉米螟
A病原菌感染
B饥饿
C过度吸水
D无氧呼吸及发酵
A叶片
B8根
C茎
D花
A二原型、三原型;
B三原型、四原型;
C二原型、四原型;
D四原型、多原型。
A石松
B水韭
C芒萁
D问荆
A脊髓、脑神经、自主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C脑、脊神经、交感神经
D脑、脊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A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B浆膜、粘膜下层、肌肉层、粘膜层
C肌肉层、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
D浆膜、肌肉层、粘膜下层、粘膜层
A血浆晶体渗透压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
A生长激素。
B性激素。
C肾上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
A日平均温度增加
B生境中的隐蔽场所增加
C增加捕食风险
D食物供应量增加
A1/8
B1/16
C1/32
D1/64
A1个
B2个
C3个
D无法确定
A1个
B2个
C3个
D无法确定
AO
Bl2.5%
C25%
D50%
A0.2
B0.3
C0.4
D0.5
A酵母
B植物细胞
C细菌
D噬菌体
A核糖体合成更多的CDK
B失活的CDK与周期蛋白cyclin结合后活化
C通过磷酸化将非活化的周期蛋白cyelin变成活化的CDK
D失活的CDK经过切割被活化
AN.糖肽键,
BO.糖肽键,
Cs.糖肽键,
Dc一糖肽键
A乙酰.CoA
B酮酸
C苹果酸
D乙醇
A血液中胰高血糖水平升高
B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升高
C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取量偏低
D膳食中蛋白摄取量偏低
A驱动ATP合成
B与C02结合生成葡萄糖
C降低NADP+
D将C02转运至鞘细胞
A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02等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岛屿和沿海地区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动物的分布区普遍向北或向高海拔地区移动
D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部分物种因栖息地丧失而绝灭
A狩猎
B圈养
C近亲繁殖
D消灭其天敌
A几乎没有例外,磷不经过氧化.还原反应
B除了灰尘,磷不以任何形式进入大气
C在酸性土壤中,磷是最可被植物利用的
D在水生系统中磷的流入能够刺激初级生产量
A每小时每l00cm2的叶面积l6m9二氧化碳
B每小时每l00cm2的叶面积l2m9二氧化碳
C每小时每l00cm2的叶面积8m9二氧化碳
D每小时每l00ClTl2的叶面积4m9二氧化碳
A头肾
B扁桃体
C甲状旁腺
D脾脏
E红腺
A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B在中央凹处没有分布
C与双极神经元的单线式联系较多
D因其不能发生正常的光化学反应而导致夜盲症
A表型对蛋白质的剂量敏感
B突变导致蛋白质失活
C突变导致蛋白质产生新功能
D突变蛋白质干扰正常蛋白质的功能
A“多莉”与生出它的母羊一模一样
B证明动物成体细胞的细胞核能够去分化
C证明动物已分化细胞需要经过重编程才能重现其全能性
D证明受精卵具有发育全能性
A深水池塘内逐级有挺水植物长出
B弃耕农田中植物的生长
C草原上灌木丛的比例增加
D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
A水循环的主要路线是从陆地表面蒸发到大气圈,再从大气圈降水返回陆地表面
B陆地的蒸发量和大气圈的降水量每年基本持平
C陆地上的地表径流是水循环的一部分
D水循环带动了大量物质在地球上运动
A通常会加强胃肠运动;
B通常会加强心脏搏动;
C有可能缩血管:
D有可能舒血管。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水
A使某些特定营养物的摄取率最高
B使能量的瞬时摄取率最大
C使单位时间内食物的摄取量最大
D使食物或特定营养物的总摄入率波动最小,以保证整个季节的净摄入量最大
A白化病
B亨廷顿(Huntington)舞蹈症
C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D血友病
A大量排放C02导致全球变暖和普降酸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几个层次
C全球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是人类所面临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意义重大
E引进外来物种不会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造成根本影响
A适于取食花蜜的口器类型是虹吸式和刺吸式口器
B咀嚼式口器是原始类型的口器
C嚼吸式口器昆虫对植物造成的危害大于刺吸式口器
D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均不适宜于传粉
A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
B皮肤干燥、具表皮角质层产物、体温恒定、卵裂形式为盘裂
C缺乏皮肤腺、具表皮角质层产物、双枕髁、卵裂形式为螺旋卵裂
D缺乏皮肤腺、单枕髁、.卵裂形式为盘裂、双循环
A黄毛鼠永远是杂合体
B决定黄毛的基因还有别的功能
C黄毛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
D纯和的黄毛基因可能致死
A细胞不再分裂了
B细胞能够一直分裂,只是周期变长了
C细胞快要癌变了
D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越来越短
E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越来越长
A病毒变异快
B病毒自我复制不受干扰
C病毒借用细胞的代谢装置自我复制
D病毒的外壳蛋白不易变性
A生境条件是否均匀直接影响分布格局的类型
B动物对食物资源的利用、对生境的选择和种群内的社会关系会影响分布型
C种群内个体问的竞争往往会导致随机分布
D种群内个体问的协作关系往往会导致集群分布
E该种群物种行为与种群分布型无关
A物质合成
B物质运输
C信息传递
D能量代谢
A筛板
B细胞壁木质素
C细胞壁胼胝质
D死细胞
A小麦
B菠菜
C烟草
D大豆
A种子萌发
B花诱导
C树木休眠
D节问缩短
A木兰科
B毛茛科
C十字花科
D锦葵科
A蛋白质
BDNA
C糖
DRNA
A肝糖分解
B释放胰岛素
C糖酵解
D糖异生
A脂肪的疏水性
B脂肪酸氧化比碳水化合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C碳水化合物氧化比脂肪酸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D脂肪比重轻
A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B可进行无性生殖
C极端条件下可进入休眠状态
D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
E是一种对环境有广泛适应性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