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五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五月月考历史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798年,英国的人口理论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指出: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即以1、2、4、8、16、32、64的增加率增加;食物将以1、2、3、4、5的算术级数增加率增加。因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人口将超过食物的供给量,而食物不足会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人口与食物间的不平衡总是通过抑制人口增长而加以改善。他提出两类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为:道德抑制与积极抑制。他主张人们应通过晚婚、独身、节育来控制出生率;但若人们未能通过道德抑制控制住人口的增长,则恶习、贫困、战争、疾病、瘟疫、洪水等各种形式的积极抑制将会使人口减少,以达到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间的平衡。马尔萨斯反对社会改革论,认为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他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育子女,这是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以轰动一时,完全是由于党派利益引起的。英国的寡头政府认为它可以最有效的扑灭一切追求人类进步的热情,因而报以热情的喝彩。——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与中国人口问题》材料二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人时常自夸,说我们人口多,不容易被人消灭,……殊不知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百年前有一个英国学者,叫做马尔赛(萨)斯,他因为忧世界上的人口太多,供给的物产有限,主张减少人口。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英国的政府对其理论“报以热情的喝彩”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及其理由,并对其进行评价。(9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人口学说的主要因素。(4分)[25分]
  • 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专卖制度的产生,绝非偶然。它是封建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国家意志的一种具体体现。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干预的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专卖制度的产生,还是国家与商人争利的结果,这种争夺利益的斗争,突出反映在国家专卖商品的选择上。它不但中断了生产物的商品化过程,而且把已经商品化了的生产也窒息了,这就注定了封建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迟滞的命运。然而,专卖制度有效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封建统治的稳定提供了重要财源,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治和集全国之力开展一些文化建设与工程。同时,专卖制度的推行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我国古代,虽然有过几次分裂,但长时期确实大一统,这与封建国家拥有丰足的财政收入当不无关系。可以说,在历代理财敛财的诸种措施中,专卖制度的成效和作用是极其明显的。——摘编自林文勋《中国古代专卖制度的源起与历史作用——立足于盐专卖制的考察》评材料中关于专卖制度的观点。(
  •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根据《文献通考》记载,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赋税总收入为3559万贯,其中农业两税为2321万贯,约占65%;茶、盐、酒、商等税为1238万贯,约占3506,农业两税收入的占比最大。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赋税总收入为5723万贯,两税为2762万贯,占48%;其他税入为2936万贯,占52%,开始超过两税。仁宗时期,陕西用兵,财政收支增多。庆历时商税收入已达1975万贯,酒税已达1710万贯,盐税为715万贯,这三项收入共计4400万贯,超过农业两税收入。神宗熙丰年间赋税总收入为7070万贯,两税为2162万贯,占30%,其他税入为4911万贯,占70%。即财政收入2/3以上来自农业两税以外的赋税。——孙翊刚《中国赋税史》(1)据材料,概括指出北宋赋税结构的变化。(6分)(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北宋赋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9分)[15分]
  • 4.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在感情中皆以对方为主,伦理关系即情谊关系,亦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伦理关系彼此互以对方为重;一个人似不为自己而存在,乃仿佛为他人而存在着。这种社会,可称伦理本位的社会。夫妇、父子共财,乃至祖孙兄弟等亦共财。若义庄、义田一切族产等亦为共财之一种。兄弟乃至宗族间有分财之义;亲戚、朋友间有通财之义。以伦理关系言之,自家人兄弟以迄亲戚、朋友,在经济上皆彼此顾恤,互相负责,有不然者,群指目以为不义。故在昔中国人生计问题上无形有许多保障。在西洋则父子、夫妇异财,其他无论。在西洋自为个人本位的经济;中国亦非社会本位的,乃伦理本位的经济也。但有君臣间、官民间相互之伦理的义务,而不认识国家团体关系。又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举国家政治而亦家庭情谊化之,不但整个的政治组织放在一个伦理的关系中,抑且其政治目的亦全在维持大家伦理的相安,——如何让人人彼此伦理的关系各作到好处(父父、子于、君君、臣臣)是其政治上的理想要求,更无其他。——摘自粱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材料二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对乡村民众的领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主要方式。所以,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梁漱溟并没有制定维系乡村组织、调整乡村社会成员关系的法律,只是制定了《村学乡学须知》。《须知》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要使乡村民众了解乡村建设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乡学村学。并在乡村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礼俗,以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从而在乡村形成一个“礼俗相交”的社会。——摘自鞠忠美《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漱溟的“伦理本位”思想的核心观点。(9分)(2)根据材料一、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何不足?(6分)[15分]
  • 5. 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2分]

    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

    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知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2分]

    A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C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 7. 十七世纪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得到英国女王喜爱而进入国家剧场表演,18世纪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两本名著()①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②都弘扬了各自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元素③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潮流④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世俗封建统治势力[2分]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 8. 周作人在《关于卢奇安》中认为,“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即大见成功。”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②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③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④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2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2分]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D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10. 20世纪70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的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表明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②美国政府已经放弃了对台湾的支持和控制③蒋介石决意走台独道路④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2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 11. 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2分]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 12.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2分]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 13. 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2分]

    A突出古希腊法制建设成果

    B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C使古希腊个人意识的觉醒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 14. 美国宪法不是制宪者们凭空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已有的法律、思想、文化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宪法不是纯理论的产物,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宪政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美国宪法形成的基础是综合性的,美国宪法基础的综合性为宪法的稳定性奠定了稳固的基石。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长期稳定的原因分析不准确的是()[2分]

    A以成熟的启蒙思想为制定宪法的指导思想

    B宪法包含了丰富的宪政思想

    C适应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状况

    D解决了美国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 15.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2分]

    A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 16. 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这种制度保证指的是()[2分]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实行总统制,赋于行政、军事大权

    C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

    D实行选举制,用人民的选举权制约政府

  • 17.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2分]

    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 18. (据陈顾远《中国婚姻史》考证:“明洪武元年,令庶民嫁娶悉依《朱子家礼》,凡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以上并听婚娶。还要求同里民户互相资助,以保证男女及时完婚”。明朝这样规定的根本原因是[2分]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B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反映

    C有利于保证人口的增长

    D落后的封建思想的体现

  • 19. 《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②出现了市镇经济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0.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2分]

    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伦理之道

    D书法尚韵,重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 21. 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均以正确进行完毕,即具有法律效力,至于法律行为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关注。这表明罗马法[2分]

    A具有明显的习惯法痕迹

    B不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缺乏判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D存在过分注重形式的缺陷

  • 22. 学者认为,“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2分]

    A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D当时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 23.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下列中国的各项民主制度最能反映讲话主旨的是()[2分]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4.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分]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 25. 《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基本仍属小农经济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2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6. 荀子认为夭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乎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2分]

    A继承了荀子的天命观

    B强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突出了天的神秘性

    D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

  • 27.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2分]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

    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

  • 28. 在1925年毛泽东在一首词中写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一时期,毛泽东“激扬文字”主要表现在[2分]

    A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写出《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D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和《论十大关系》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