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必修1专题检测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A(1)评价使用乙醇汽油对能源和环境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8分)
B(2)大气中C02含量增多,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哪些影响?(至少答出两点)(4分)
C(3)要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答出三点)(4分)[16分]
A(1)台风经常给人类社会带来较大灾害,它的危害主要是由、、造成的。但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在我国,台风的益处表现在。(4分)
B(2)材料二中,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2分)A.大气降水异常偏少B.农业生产用水增加C.河流水污染严重D.人口急剧增加
C(3)如果在野外遇台风袭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2分)A.选择大树躲避或紧抱树干B.伺机逆风突破台风的包围C.选择低洼地伏倒或坑洞躲避D.顺风逃离登上山丘或高坡
D(4)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请从气象角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14分]
A(1)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图示地区A、B两城市之间建有两条公路,根据公路建设一般原则判断,公路①是,公路②是。(4分)
B(2)该地区计划在A城市和C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现有三个方案,你认为较合理的是。试分析三个方案的优缺点。(14分)方案I:方案Ⅱ:方案Ⅲ:
C(3)要完善该地区公路网,应在和城市之间建设一条公路。(2分)[20分]
A气温不断上升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
D降水不断减少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升温
C酸雨
D水旱灾害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洪水和暴雨
B洪水和雨涝
C洪水和旱涝
D暴雨和泥石流
A干旱与地震
B台风及火山
C洪涝与干旱
D泥石流与海啸
A二氧化碳、臭氧
B二氧化碳、甲烷
C甲烷、氮氧化物
D氮氧化物、氟利昂
A呈正比例关系增加
B一直呈正相关增加
CCO2浓度增加慢,气温上升快
DCO2浓度增加约60×10-6,气温上升约0.5°C
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0.8°C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4℃左右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北、华北、西南
C西北、华北、华东
D西北、华北、华南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A水电
B煤炭
C太阳能
D石油
A中国的东部地区
B荷兰沿海
C澳大利亚东海岸
D北美洲西海岸
A1973年~1978年
B1986~1990年
C1998年~2000年
D2000年~2008年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干旱
B虫灾
C泥石流
D洪涝
Aa
Bb
Cc
Dd
A市场优势
B交通优势
C自然资源优势
D技术优势
A温暖湿润
B温暖干旱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旱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A分布的不平衡
B资源空间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北皆涝
D南涝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