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测试试题

考试总分:33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高一历史测试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三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8分)(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3)材料三是“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被批斗时说的一番话,读了它,你有何感想?(4分)[14分]
  • 2.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1)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2)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因素。(8分)《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2分)[14分]
  • 3. 2009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应继续本着平等互利、注重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第3集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的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国际关系资料选编》(1945~1980年)回答:(1)材料一、二中所说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2分)(2)依据材料二,概述“这些原则”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4分)(3)材料三是谁在何时何地何会议上的发言,他阐明了什么方针?(6分)[12分]
  • 4. 诗词也能反映历史。1949年毛泽东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主要是描绘哪一重要战役()[2分]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 5. 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2分]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6.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做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2分]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 7. 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 8.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2分]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 9. 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反映的国际关系特征是()[2分]

    A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抗

    B“冷战”形势下的美苏争霸

    C美国与苏联对古巴的争夺

    D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全面对抗

  • 10. 《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2分]

    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

    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

    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

  • 11. 某中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示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游行示威。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应是()[2分]

    A清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美帝国主义

  • 12. 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2分]

    A营救被困英军

    B对日军形成包围

    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

  • 13. 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的重大军事战略行动是()[2分]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

  • 14.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2分]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 15. 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1949年9月7日)中说道:“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便是同中央人民政府协议事情的机构。一切大政方针,都先要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施行。”这表明()[2分]

    A中央政府是全国政协下属机构

    B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政协与中央政府分权制衡

    D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 16. 如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所做的一幅宣传画《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着一张崭新的选票,满脸露出无比的喜悦。此宣传画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形成()[2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 17.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2分]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18.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说明()[2分]

    A日本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

    B日本已经成为经济、政治大国

    C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D日本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 19.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包()①促进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②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④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泛性[2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0. 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2分]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

  • 21. “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2分]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 22. 下图为90多岁的日本老兵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这个地方是()[2分]

    A卢沟桥

    B柳桥湖

    C上海

    D南京

  • 23. “文革”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2分]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C要防止个人崇拜

    D要警惕党内的反革命集团

  • 24. 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的外交政策是()[2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一国两制”

  • 25.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中印谈判C.亚非会议D.雅尔塔会议[2分]

    A

    B

    C

    D

  • 26.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诗歌:“我是中国人,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当掌声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叙述错误的是()[2分]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27.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2分]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28. 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日军宣布投降后,顺溜背负血海深仇,追杀坂田,坂田畏罪自杀。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的累累罪行不包括()[2分]

    A旅顺大屠杀

    B制造潘家峪惨案

    C南京大屠杀

    D用中国活人做试验

  • 29. 漫画《七七与切切》反映了()[2分]

    A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B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C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

    D蒋介石“围剿”红军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 30. 2016年12月20日,澳门举行了庆祝回归祖国15周年的隆重庆典。港澳回归,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B回归后的港澳台保持原有社会制度

    C其核心是一个中国

    D回归后港澳与少数民族自治区相同

  • 31.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2分]

    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公布了发展我国依法治国方针

    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确立一国两制的方针

  •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就相继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2分]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

    B不结盟运动迅速展开

    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

  • 33. 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