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卷历史

考试总分:44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宁夏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卷历史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9分)1984年初,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他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请回答: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决定建立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2分)⑵当时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社会条件有哪些?(2分)⑶深圳等第一批经济特区建立在哪两个省区?(2分)为什么?(1分)⑷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有什么意义?(2分)[9分]
  • 2. (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中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宁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12分]
  • 3. (15分)近代世界史中,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学。——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5分)(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15分]
  • 4. (4分)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材料二: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列宁语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2分)(2)据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有何不同。(2分)[4分]
  • 5. 导致清政府在历次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1.5分]

    A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列强军事力量强大

  • 6. 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1.5分]

    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7. 某藏家收藏的瓷器有邢窑白瓷长颈瓶、青花釉里红婴戏碗、粉彩开光花尊的真品。该收藏家生活的朝代应不早于()[1.5分]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8.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1.5分]

    A禁止走私贩运

    B奉行大陆政策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

  • 9. 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有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行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1.5分]

    A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 10. 《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颗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发生在()[1.5分]

    A1953年

    B1958年

    C1962年

    D1979年

  • 11. 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这指的是()[1.5分]

    A英国提供人民充分的自由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皇家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实施

  • 12.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的“他”指的是()。[1.5分]

    A列宁

    B斯大林

    C勃列日涅夫

    D赫鲁晓夫

  • 13.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5分]

    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C注重气节、品德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 14.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1.5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5.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对辛亥革命正确的评价是()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任务,是彻底失败了②从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来看,是失败了③给封建君主专制致命的一击,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是完全的胜利④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胜利了[1.5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6.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1.5分]

    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B强大的军事力量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 17. 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长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1.5分]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晚上“市”门紧闭

  • 18. 下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1.5分]

    A自然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 19.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1.5分]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 20. 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于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渡过大萧条时期。他给美国人应付危机的良方是()[1.5分]

    A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B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干预政策

    C控制货币发行量经济政策

    D发供给创造需求经济政策

  •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其积极影响()[1.5分]

    A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B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 22. 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1.5分]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拙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 23.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1.5分]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C农工皆本

    D民主共和

  • 24.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1.5分]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 25. 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1.5分]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 26. 李明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1.5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 27. 从商品需求看,英国选定福建的厦门和福州作为首先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目的是获取畅销世界的()[1.5分]

    A丝绸

    B茶叶

    C瓷器

    D木材

  • 28.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1.5分]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 29.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1211项奖项,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①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②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④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1.5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30.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的另一障碍来自于()[1.5分]

    A地主阶级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官僚资本

  • 3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1.5分]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B受斯大林体制的长期束缚

    C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

    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3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说明()[1.5分]

    A欧洲经济开始复苏

    B英镑不再对世界经济发挥作用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D国际经济合作局面形成

  • 33. 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①交通工具的变革②通讯技术的创新③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1.5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4. “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个世界仍不太平。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是()[1.5分]

    A世界力量对比的失衡

    B世界民族矛盾激化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D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加速

  • 35.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5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6. 中央电视台组织青少年进行“红色之旅”活动,他们从江西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1.5分]

    A武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红军长征

    D北伐战争

  • 37. 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1.5分]

    A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 38.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1.5分]

    A巴黎公社革命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39.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1.5分]

    A一国两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 40. 下图是“马歇尔计划”的海报,下列说法中对此反映不正确的是()[1.5分]

    A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以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

    D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 41.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是上边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1.5分]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

  • 42. 汽车、飞机的动力来自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1.5分]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 43. 一位生活在19世纪末的德国人介绍了他的生活情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1.5分]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他经常乘飞机外出旅游

    C他的家安装了电灯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 44.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说明()[1.5分]

    A美国经济高繁荣,产品过剩

    B资本主义生产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奏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