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

考试总分:1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海南省文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则这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每空4分]
  • 2. 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O为地球中心。1.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2.如卫星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10分]
  • 3. 在竖直向下、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的带点液滴,沿着水平方向直线运动,则该液滴带电,电荷量大小为。[每空2分]
  • 4. 如图所示是游乐场中过山车的模型图.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θ=37°斜轨道面上的A、B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D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小车(视为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6,g=10m/s2,sin37°=0.6,cos37°=0.8.问: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则它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2.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5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14分]
  • 5. 某同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段,应记作________cm。(2)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 6.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8分]
  • 7.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弯曲轨道BC在B点吻接。一小物块从AB上的D点以初速v0=8m/s出发向B点滑行,DB长为12m,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u=0.2,求:⑴小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多大?⑵小物块沿弯曲轨道上滑最高距水平面有多大高度?(取)[10分]
  • 8. 如图为一组未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将1×10-6C的负电荷由A点沿水平线移至B点,电场力做了-2×10-6J的功,A、B间的距离为2cm。问1.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多大?若B点电势为1V,A点电势为多少?2.匀强电场场强多大?方向如何?[10分]
  • 9. 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应为()[3分]

    Amgh

    BmgH

    Cmg(H+h)

    Dmg(H-h)

  • 10.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和加速度a的变化情况是()[3分]

    AF逐渐减小,a也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a逐渐减小

    CF逐渐减小,a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a也逐渐增大

  • 11. 带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的功。那么()[3分]

    A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

    BP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点的场强

    CP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

    DM在P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动能

  • 12. 如图,真空中O点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a点的场强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b,方向与ab连线成30°。关于a、b两点场强Ea、Eb及电势、的关系,正确的是()[3分]

    A

    B

    C

    D

  • 13. 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A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 14.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3分]

    A

    B

    C

    D12F

  • 15. 如图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4;2分]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该点电荷带负电

    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 16. 如图所示,在滑雪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分别与水平滑道相连,AB和AB′都可看作斜面,它们与水平滑道之间均可视为平滑相连。甲、乙两名滑雪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雪橇从A点由静止出发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能停在水平滑道上。设雪橇和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滑雪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雪橇上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2分]

    A甲在B点的速率等于乙在B′点的速率

    B甲在B点的速率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

    C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等于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

    D甲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比乙全部滑行过程的水平位移大

  • 17.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在轨飞行约115个小时,环绕地球77圈后,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主着陆场。这次发射是人类探索太空历史上的又一次重要成就。设“神州”六号飞船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半径和引力常量G,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神舟”六号飞船的()[4;2分]

    A离地高度

    B环绕速度

    C发射速度

    D所受的向心力

  • 1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4;2分]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克服摩擦力做功mgh

    C动能损失了mgh

    D机械能损失了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