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考试总分:28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13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开始答题

试卷预览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材料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梁启超《变法通义》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2分)(2)科举制开始于哪一朝代?唐代科举中人们普遍推重的是什么科?(1分+1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张。(2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我国封建时代的繁荣及近代日本的崛起,请您说说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1分)[7分]
  • 2. 阅读一下三则关于美国总统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材料二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哦,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吧,请听听这钟声,起来,——旌旗,为你招展——号角,为你长鸣。为你,岸上挤满了人群——为你,无数花束、彩带、花环。为你,熙攘的群众在呼唤,转动着多少殷切的脸。——摘自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请回答:⑴材料一是我国一位清代官员对美国哪位总统的评价,他有哪些历史功绩?(1分+2分)⑵材料二中,“险恶的航程”、“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分别指什么?(1分+1分)⑶“为你,熙攘的群众在呼唤,转动着多少殷切的脸”,他为什么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2分)⑷材料三中,此现象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1分+1分)[9分]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9月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1分)(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1分+2分)(3)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何种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1分+1分)(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建言献策。(1分[9分]
  • 4.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1分]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 5. 下列著作或报刊,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总结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启导当时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并对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是()[1分]

    A《海国图志》

    B《新青年》

    C《民报》

    D严复译述的《天演沦》

  • 6.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评述最全面的是:()[1分]

    A是一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B是一部反抗侵略争取光明的前途的历史

    C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

    D是一部科学技术文明高度发展的历史

  • 7.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大量移民中国东北,与日本移民东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1分]

    A一·二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九一八事变

  • 8.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理想到现实”的史实的是()[1分]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9. 右边漫画是对哪一次国际会议的形象描述?()[1分]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10. 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1分]

    A战后世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战争是残酷野蛮的,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C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D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11. 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图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1分]

    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B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D西欧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

  • 12.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希奇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1分]

    A加强民主建设

    B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 13. 一支考古队从中国出发,从东向西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1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 14. 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往来的捷径,因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地中海就成为列强争夺的场所。在右边图示中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地区是()[1分]

    A

    B

    C

    D

  • 15. 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1分]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 16.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1分]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C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D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 17.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1分]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推行县制

  • 18. 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1分]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 19.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寻找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进行了不折不挠的探索和追求。下列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思想的是:()[1分]

    A魏源写就《海国图志》

    B严复翻译《天演论》

    C陈独秀创刊《新青年》

    D张謇创设大生纱厂

  • 20. 带领村民坚持集体致富路线,成就“天下第一村”的原华西村支部书记吴仁宝同志的追悼会,于2013年3月22日在江苏江阴市华西村民族宫大礼堂进行。在中国,村民走集体化的道路开始于()[1分]

    A土地改革运动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21. 下列法律文本中,被马克思评价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1分]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大日本帝国宪法》

    D《法典》

  • 22. 之所以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这场战争()[1分]

    A最终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C以法律形式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D消灭了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 23. 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1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4. 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1分]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 25. 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中文翻译)”这里的“中国人来了”是指()[1分]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邓小平访问美国

  • 26.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色”是指()[1分]

    A主要进行物质文明建设

    B主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C主要是指在中国国情下实行的社会主义道路

    D主要是指同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建设

  • 27.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之处英国1785年和1845年煤和钢铁年消费量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1分]

    A光荣革命

    B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 28.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1分]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形式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相关试卷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