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666分
考试类型:模拟试题
作答时间:60分钟
已答人数:967
试卷答案:有
试卷介绍: 2021年智能变电站题库单选题
A硬件地址
B位传输
C电平
D物理接口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B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C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D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A帧(frame),数据包(packet),段(segment),比特流(bit)
B段(segment),数据包(packet),帧(frame),比特流(bit)
C比特流(bit),帧(frame),数据包(packet),段(segment)
D数据包(packet),段(segment),帧(frame),比特流(bit)
A链路层和网络层
B网络层和传输层
C传输层和会话层
D会话层和表示层
A冲突域
B广播域
C管理域
D阻塞域
A循环冗余校验
B奇偶校验码
C交叉校验码
D横向校验码
A10倍
B15倍
C20倍
D30倍
A0x88B8
B0x88B9
C0x88BA
D0x88BB
A单播MAC地址
B多播MAC地址
C广播MAC地址
D以上均可
A重传方案
B问答方案
C握手方案
D以上均不是
A1
B2
C3
D4
A0
B1
C2
D2
ASSD+ICD生成SCD然后导出CID,最后下载到装置
BSCD+ICD生成SSD然后导出CID,最后下载到装置
CSSD+CID生成SCD然后导出ICD,最后下载到装置
DSSD+ICD生成CID然后导出SCD,最后下载到装置
A通信信息片.物理设备.数据属性
B物理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和数据属性
C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和数据属性
DPICOM.功能.数据和数据属性
AGB/T22386
BQ/GDW131
CDL/T860.72
DQ/GDW1344
A相同处理,相异丢弃
B相异处理,相同丢弃
C相同.相异都处理
D相同.相异都丢弃
A1000s
B1500s
C2000s
D2500s
A10mV,1mA
B1mV,1mA
C10mV,10mA
D1mV,10mA
A0x88B8
B0x88B9
C0x88BA
D0x88BB
A保护
B合并单元
C智能终端
D远端模块
A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A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由于冻结属性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A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A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客户启动总召后触发
C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ADA
BDO
CLN
DLD
A丢弃
B加上默认VLANID进行转发
C向除了pVLAN之外的所有VLAN转发
D向所有VLAN内端口
A相同的
B不同的
C没要求
A1
B2
C3
D4
AAPPID:应用标识,可选项,应为4个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
BMAC-Adress:介质访问地址值,可选项,成为6组通过连接符(-)的可显示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
CVLAN-PRIORITY:VLAN用户优先级,条件性支持项目,应为单个字符,字符应限定为A~F
DVLAN-ID:VLAN标识,可选项,应为3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延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
B瞬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并且在数据恢复正常后尽快恢复被闭锁的保护
C瞬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并且一直闭锁
D不闭锁保护
A差动保护闭锁
B失灵保护闭锁
C母联失灵保护闭锁
D都不闭锁
A±1s
B±2s
C±4s
D±5s
A±1s
B±2s
C±3s
D±4s
A1s
B2s
C4s
D10s
A0.5768kV
B5.768kV
C8.15611kV
D0.815611kV
A智能电子设备的相互启动、相互闭锁信息可通过GOOSE网传输,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可直接交换信息
B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只能采用直跳方式
C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送过程层GOOSE网
Asbo-with-enhanced-security
Bdirect-with-enhanced-security
Csbo-with-normal-security
Ddirect-with-normal-security
A就地直接电缆
BGOOSE网络
CGOOSE点对点
DMMS、GOOSE合网络
A2ms
B7ms
C8ms
D10ms
A1
B2
C4
D8
A分别使用独立
B可共用一个
C只能共用一个
D可根据现场条件使用
A-20dBm~-14dBm和-24dBm~-10dBm
B-20dBm~-14dBm和-31dBm~-14dBm
C-20dBm~-14dBm和-19dBm~-10dBm
D-19dBm~-10dBm和-24dBm~-10dBm
A-20dBm~-14dBm和-24dBm~-10dBm
B-20dBm~-14dBm和-31dBm~-14dBm
C-20dBm~-14dBm和-19dBm~-10dBm
D-19dBm~-10dBm和-24dBm~-10dBm
A0.75%
B0.2%
C0.35%
D1.0%
A30’
B10’
C15’
D60’
A5%
B10%
C0.20%
D0.10%
A5%
B10%
C0.20%
D10.00%
A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电流误差
B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相位误差
C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
D额定准确限值条件下的最大峰值瞬时误差
AIEC60044-8
BIEC61850-9-1
CIEC61850-9-2
DIEC1588
AIEC61850-9-2
BMMS
CGOOSE
A分别连接至机构的两个合圈
B只使用其中一套智能终端的合闸回路
C两套智能终端合闸回路进行并接
A空芯线圈是一种密绕于非磁性骨架上的螺线管
B空芯线圈不含铁芯
C空芯线圈不含铁芯,不会发生饱和
D空芯线圈精度很高,主要用于传感测量电流
A单位置信号
B双位置信号
C模拟量浮点信息
D以上均可以
AMMS
BGOOSE
CSV
D以上都是
AGOOSE
BMMS+SV
CGOOSE+SV
DMMS+GOOSE
AGOOSE
BMMS
CSV
DSNTP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80kHz
B400kHz
C40kHz
D4kHz
A35kV及以上
BllOkV(66kV)及以上
C220kV及以上
D500kV及以上
A互操作性
B—致性
C可靠性
D正确性
A系统规格文件
B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CIED实例配置文件
DIED能力描述文件
A系统规格文件
B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CIED实例配置文件
DIED能力描述文件
A装置
B保信子站
C保护工程师站
D网络存储器
A连到交换机任意端口,直接抓取即可
B端口映射到待抓捕端口,再抓报文
C先将该端口接到Hub,通过Hub抓取
D接到交换机控制口抓取报文
A逻辑设备
B数据对象
C逻辑节点
D数据属性答案:C
A顺序
B图
C层次
D树形
A士1us
B士lms
C士1s
D士1ns
AMMS、GOOSE
BMMS、SV
CGOOSE、SV
DMMS、GOOSE、SV
AMMS、GOOSE
BMMS、SV
CGOOSE、SV
DMMS、GOOSE、SV
AAppid、GOID、GOCBRef、DataSet、ConfRev
BGOCBRef.DataSet、ConfRev
CAppid、GOID
DGOID、GOCBRef、DataSet
A
B
C
D
APDIF:距离保护逻辑节点
BPTOC:过流保护逻辑节点
CTCTR:电流互感器逻辑节点
DATCC:自动分接开关控制
AMMXU逻辑节点用于建立和相别相关的遥测量,MMXN。逻辑节点是建立和相别无关的遥测量
BPTRC逻辑节点一般用于GOOSE开出配置,配置跳闸信号、保护启动信号等
CXCBR用于配置断路器位置等信息的逻辑节点
DRRTC用于配置自动重合闸相关信息的逻辑节点
A法拉第磁光效应
BPockels效应
C电容分压
D罗氏线圈
AICD
BSSD
CSCD
DCID
AICD
BSSD
CSCD
DCID
AICD
BSSD
CSCD
DCID
A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电流误差
B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相位误差
C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
D额定准确限值条件下最大峰值瞬时误差
AIEC60044-8
BIEC61850-9-1
CIEC61850-9-2
DIEC1588
A电压并列
B电压切换
C数据同步
DGOOSE跳闸
A代替了传统的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硬接线的通信方式
B为逻辑节点间的通信提供了快速且高效可靠的方法
C基于发布/订阅机制基础上
DGOOSE报文经过TCP/IP协议进行传输
A保护模型PDIF、PTOC等
B测量功能模型MMXU、MMXN等
C控制功能模型CSWI、CILO等
D计量功能模型MMXU、MMTR.等
A接收保护跳合闸命令
B接收测控的手合/手分断路器命令
C输入断路器位置、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位置、断路器本体信号
D配置液晶显示屏和指示灯位置显示和告警
A差动保护闭锁,后备保护开放
B所有保护闭锁
C所有保护开放
D差动保护开放,后备保护闭锁
A闭锁差动保护
B闭锁本侧过流保护
C闭锁本侧自产零序过流保护
D闭锁本侧外接零序保护
A闭锁差动保护
B闭锁本侧过流保护
C闭锁本侧自产零序过流保护
D闭锁本侧间隙零序过流保护
A闭锁该侧零序过压保护
B该侧复压元件不满足条件,可经其他侧启动
C该侧方向元件自动退出
D闭锁差动保护
A数据通道扩展至22路
B有效无效状态位扩展至22位
CDataSetName由01H变为FEH
D增加通道延时
A0x4001~Ox7FFF
B0x4000~0x8000
C0x4001~0x8000
D0x4000~Ox7FFF
A2us
B3us
C5us
D10us
Alus
B500ns
C1ms
D2us
A±4us
B±2us
C±1us
D±lms
A清0
B保持前值
C置1
D取反
A清0
B保持前值
C置1
D取反
A双方收发版本不一致
B双方收发数据集个数不一致
C双方收发数据类型不匹配
D双方收发APPID不同
APPS
BIRIG-B
CIEEE1588
DPPM
APROT
BCTRL
CLD0
DPIGO
APROT
BCTRL
CLD0
DRPIT
APROT
BRCD
CLD0
DRPIT
AMUSV
BRCD
CLD0
DRPIT
A立刻就报
BTO时间后报
C2T0时间后报
D4T0时间后报
A同一间隔的保护和智能终端可以采用不同厂家的设备
B同一间隔的保护和合并单元可以采用不同厂家的设备
C同一间隔的保护和测控可以采用不同厂家的设备
D一条线路两端数字式的光线差动保护可以采用不同厂家的设备
A数据冗余好
B数据相互隔离
C信息相互之间共享
D数据通道不唯一
A省钱
B易产生网络风暴
C网络简单
D数据流向单一
A数据流量隔离
B数据相互共享
C数据安全隔离
D其他应用
A数据流量隔离
B数据相互共享
C数据安全隔离
D其他应用
A510
B1020
C2046
D4094
A8
B7
C6
D5
A光口
B网口
C两种口都可以
D两种口都不可以
Adirect-with-normal-security
Bsbo-with-normal-security
Cdirect-with-enhanced-security
Dsbo-with-enhanced-security
Adirect-with-normal-security
Bsbo-with-normal-security
Cdirect-with-enhanced-security
Dsbo-with-enhanced-security
Adirect-with-normal-security
Bsbo-with-normal-security
Cdirect-with-enhanced-security
Dsbo-with-enhanced-security
A全站唯一
B装置内唯一
C完全相同
A高压侧过流
B纵差保护
C高压侧自产零流
D过激磁
A中压侧白产零流
B中压侧阻抗
C中压侧过流
D中压侧间隙过流
A纵差
B分侧差
C小区差
D低压侧过流
A分相差
B分侧差
C纵差
D低压侧套管过流
A瞬时置品质位,延时返回
B延时置品质位,瞬时返回
C实时反映,不带延时展宽
D延时置品质位,延时返回
A都不影响
B母联过流
C母联失灵
D差动
A软压板
B硬压板
C软、硬压板与门
D不设压板
A保护
B合并单元
C智能终端
D远端模块
A保护
B合并单元
C智能终端
D远端模块
A失灵
B过电压及故障接地判别
C不一致
D死区
A认合位
B认分位
C保持检修不一致前的状态
D不确定
A认合位
B认分位
C保持检修不一致前的状态
D不确定
AGOOSE报文发送时刻
BGOOSE报文接收时刻
CGOOSE事件发生时刻
DGOOSE报文生存时间
AOC(普通时钟)
BTC(透明时钟)
CSC(从时钟)
DGC(主时钟)
A1~4095
B1~8191
C1~2047
D1~1023
A50m
B100m
C80m
D200m
AVLAN
BGMRP
CTRUNK(端口汇聚)
DIGMP
AST
BMX
CCO
DSV
AST
BMX
CCO
DSV
AST
BBR
CRP
DSV
A类型1(快速报文)
B类型2(中速报文)
C类型3(低速报文)
D类型4(原始数据报文)
A1970年1月1日0时
B1984年1月1日0时
C1900年1月1日0时
D1980年1月1日0时
AICD
BCID
CSSD
DSCD
AMV
BCMV
CWYE
DSAV
ASmpCnt
BSmpSynch
CconfRev
DsvID
ASmpCnt
BSmpSynch
CconfRev
DsvID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士30’
B士10’
C士15’
D士5’
A±30’
B±240’
C±10’
D±120’
A±30’
B±240’
C±10’
D±120’
A±30’
B±240’
C±10’
D±120’
A以输出数字量的符号位表示
B以二次端子的标识反映
C以一次端子的标识反映
D用专用信号通道表示
A合并单元只能就地布置
B合并单元只能布置于控制室
C合并单元可就地布置,亦可布置于控制室
D合并单元采用激光供能
A光学互感器
B电磁互感器
CLPCT
D空芯线圈TA
A阻容分压
Bfaraday效应
Cpokels效应
D霍尔效应
A母线取能
B激光供电
C电缆供电
D无需供电
A自然光
B荧光
C偏振光
DX光
A±30’
B±10’
C±15’
D±5’
A母线合并单元
B线路合并单元
C线路保护
D线路测控
A采用多个空接点上送告警信号
B采用GOOSE上送告警信号
C采用装置告警上送告警信号
A智能终端
B合并单元
C保护装置
D断路器本体
A主后分开
B主后一体化
C保测一体
A模拟盘
B后台系统
C调度系统
D液晶面板
A总线
B以太网
C光纤
D点对点
A横向
B纵向
C横向及纵向
A可以共享一个空开
B分别使用不同的空开来控制
C可以共享一个空开,也可以分开
AIEEE1588
BPPM
CPPS
DIRIG-B
A单电源配置
B双电源配置
C单,双电源配置均可
A智能终端一定不执行
B智能终端一定执行
C智能终端可能执行,也可能不执行
APPS
BIRIG-B
CIEEE1588
DPPM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A01-0A-CD
B01-0B-CD
C01-0C-CD
D01-0D-CD
A1ms
B2ms
C10ms
D1s
A把用户逻辑分组为明确的VLAN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帧过滤和帧标识
BVLAN的有点包括通过建立安全用户组而得到更加严密的网络安全性
C网桥构成了VLAN通信中的一个核心组件
DVLAN有助于分发流量负载
A0x88B8
B0x88B9
C0x88BA
D0x88BB
ARSTP
B端口锁定
C端口镜像
D链路汇聚
A丢弃
B向全部端口转发
C向vlan内全部端口转发
Dvlan内除本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
A512
B1024
C2048
D4096
AT0
BT1
CT2
DT3
A1
B2
C3
D4
A采用以太网接口,传输速度为10Mbit/s或100Mbit/s
B保护装置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采用点对点通信
C测控.计量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采用网络通信
D仅支持网络方式通信
AGB/T22386
BQ/GDW131
CDL/T860.72
DQ/GDW1344
A高压侧智能终端
B中压测智能终端
C低压侧智能终端
D本体智能终端
A±4µs
B±2µs
C±1µs
D±1ms
A空心线圈.低功率线圈(LPCT).分流器
B电容分压.电感分压.电阻分压
CFaraday磁光效应
DPockels电光效应
A5%
B10%
C0.20%
D10.00%
A46D0
B11D0
C41D0
D41C0
A2ms
B7ms
C8ms
D10ms
A应附加必要的延时或展宽
B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C应附加必要的展宽
D应附加必要的延时,但不应展宽
A直采直跳
B网采直跳
C直采网跳
D网采网跳
AXCBR
BXSWI
CCSWI
DRBRF
A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ASVIN
BMMSIN
CGOIN
DGSIN
ASCD文件
BGOOSE文件
CSV报件
DICD文件
AIP
BIPX
CMAC
DLLC
AIP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
B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CMAC地址与商品的对应关系
DIP地址与VLAN的对应关系
AInputs
BDataset
CLN
DDOI
AiedName
BapName
Cdesc
DsAddr
A1200
B2400
C4000
D5000
A交换机
B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C智能终端
D保护装置
A闭锁
B检修状态不一致的支路不参与母线保护差流计算
C母线保护直接跳闸
D保护不作任何处理
A各侧配置单独的合并单元进行采集
B于相应侧的合并单元进行采集
C统一配置独立的合并单元进行采集
D其他方式
A相应侧合并单元
B独立合并单元
C主变压器保护
D主变压器测控
A“运行”
B“检修”
C“退出”
D“合并单元投入”
A8
B10
C12
D24
AINSV
BINSMV
CSMVIN
DSVIN
A智能终端
B本体智能终端
C合并单元
A1
B2
C3
D4
A智能终端
B合并单元
C保护装置
D断路器本体
A智能终端硬件配置单电源
B智能终端配置液晶显示
C智能终端配置位置指示灯
D智能终端配置调试网口
AFalse
B空
C0
DTrue
A线路保护装置
B母线合并单元
C线路合并单元
D线路智能终端
A1A
B1mA
C10mA
D5mA
A唤醒时间
B传输延时
C供电延时
D接通延时
A防止开关量来回变化
B防止由于开关量来回变化导致GOOSE报文过多引起网络拥塞
C为间隔层设备提前消抖
A2D41H
B01CFH
C0100H
DFFFFH
ALPCT线圈
B空芯线圈
C霍尔元件
D光纤传感器
A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C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电流成反比
A0.2S/5TPE
B0.5S/5P20
C0.5S/5P20
D0.2/3P
A罗氏线圈
B低功率线圈
C取能线圈
D电容分压环
A11585
B463
C231
D23170
A跳闸
B信号
C停用
D视设备具体运行条件而定
A通用
B特定
C智能
D单一
A单播
B广播
C组播
D应答
AICD
BCID
CSCD
DSSD
A测量计量
B保护相关
C保护功能
D通用功能
A装置包含哪些逻辑装置、逻辑节点
B逻辑节点类型、数据类型的定义
CGOOSE连接关系
D装置通信能力和参数的描述
A0000〜3FFF
B4000〜7FFF
C8000〜BFFF
DC000〜FFFF
A主保护投退压板
B检修压板
C纵联保护投退压板
D零序保护投退
A应附加必要的延时或展宽
B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C应附加必要的展宽
D应附加必要的延时,但不应展宽答案:B
A采用主、后备保护一体化配置
B采用主、后备保护分开配置
C主保护双重化、后备保护单套配置
D单套配置答案:A
A分别配置独立的合并单元
B共用1个独立的合并单元
C首端与线路电压共用合并单元
D首、末端与线路电压共用合并单元
A按断路器双重化
B按断路器单套
C集成在母线保护中
D集成在线路保护中
A系统规格文件
B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CIED实例配置文件
DIED能力描述文件
A延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
B瞬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并且在数据恢复正常后尽快恢复被闭锁的保护
C瞬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并且一直闭锁
D不闭锁保护
A可以记录分析存储和统计过程层报文
B不能记录分析存储和统计MMS报文
C具备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功能
D具备站内状态评估功能
A使能报告
B遥控操作
C定值修改
D定值召唤
A功能约束
B公用数据类
C数据对象
D以上都不是
A小于10μs
B大于lOμs
C小于20μs
D大于20μs
AGOOSE点对点,GOOSE网络
BGOOSE网络,GOOSE网络
C直接电缆,GOOSE网络
DSV网络答案:A
A1V
B10V
C1mV
D10mV
A在保护小室
B与互感器本体集成
C集中组屏
D在就地智能柜
AICD是全站系统配置文件,全站唯一
BICD是IED实例配置文件
CICD是系统规格文件
DICD是IED能力描述文件
A状态信息
B测量值
C控制
D定值组
At
Btest
CgocRef
DtimeAllowToLive
A采样计数器同步
B插值同步
C外接同步信号同步
D不需要同步
AGMRP仅需交换机支持,不需智能电子设备支持;VLAN仅需交换机支持,不需智能电子设备支持
BGMRP仅需交换机支持,不需智能电子设备支持;VLAN需交换机、智能电子设备同时支持
CGMRP需智能电子设备、交换机同时支持;VLAN仅需交换机支持,不需智能电子设备支持
DGMRP需智能电子设备、交换机同时支持;VLAN需交换机、智能电子设备同时支持
AIEC61850
BIEC61970
CIEC60870-5-103
DIEC61869
A2D4IH
B01CFH
C2D00H
D01DFH
A罗氏线圈
B低功率线圈
C取能线圈
D电容分压环
AICD
BSSD
CSCD
DCID
A采用Manchester编码
B传输速度为2.5Mbit/s或10Mbit/s
C只能实现点对点通信
D可实现网络方式传输
A12
B22
C24
D可灵活配置
A空芯线圈是一种密绕于非磁性骨架上的螺线管
B空芯线圈不含铁芯
C空芯线圈不含铁芯,不会发生饱和
D精度很高,主要用于传感测量电流
A总线结构
B星型结构
C环型结构
D树型结构
A测控装置的遥控命令
B启动失灵、闭锁重合闸
C一次设备的遥信信号
D电能表数据
A1ms
B5ms
C2ms
D3ms
A差动保护闭锁,后备保护开放
B所有保护闭锁
C所有保护开放
D差动保护开放,后备保护闭锁
A差动保护闭锁,后备保护开放
B所有保护闭锁
C所有保护开放
D切换到由保护电流开放24V正电源
A差动保护闭锁,失灵保护开放
B所有保护闭锁
C所有保护开放
D差动保护开放,失灵保护闭锁
A闭锁差动保护
B闭锁所有支路失灵保护
C闭锁该支路失灵保护D.显示无效采样值
A4000A
B463A
C11760A
D101598A
A1~4000
B0~3999
C-2000~1999
D0~4799
A5000ms
B2ms
C1000ms
D20s
A5000ms
B2ms
C10000ms
D20s
A清0
B保持前值
C置1
D取反
A清0
B保持前值
C置1
D取反
AGOOSE接收中有的控制块为双网接收数据,其他控制块为单网接收数据
BGOOSE和SV共网的情况
CGOOSE接收中都采用双网接收
DGOOSE接收中都采用单网接收
AGOOSE接收中有的控制块为双网接收数据,其他控制块为单网接收数据
BGOOSE和SV共网的情况
CSV接收中都采用双网接收
DSV接收中都采用单网接收
AMEAS
BCTRL
CLD0
DPI
APROT
BCTRL
CLD0
DPI
AMUSV
BRCD
CLD0
DRPIT
AS1
BG1
CM1
DC1
A8
B16
C32
D64
A10mA
BlmA
C5mA
D100mA
A8
B12
C16
D24
A直采直跳
B直采网跳
C网采直跳
D网采网跳
A单播传输
B组播传输
C广播传输
D其他传输
A电子互感器
B合并单元
C智能终端
D保护设备
A光口
B网口
C两种口都可以
D两种口都不可以
ASMV
BGOOSE
CSMV和GOOSE
D都不是
APDIS
BGGIO
CCILO
DLLN0
Adirect-with-normal-security
Bsbo-with-normal-security
Cdirect-with-enhanced-security
Dsbo-with-enhanced-security
AGOOSE控制块
BSMV控制块
C报告控制块
ALPHD
BLLN0
CGGIO
DCIL0
AGOOSE
BSV
CMMS
DInternet
A跳高压侧
B检修
C高压侧后备投入
D高压侧电流接收
A纵差保护
B分相差
C高压侧过流
D公共绕组零流
A纵差
B阻抗
C间隙
D都不影响
A冷控失电
B过负荷
C启动风冷
D非电量延时跳闸
A启动风冷
B跳开关
C装置闭锁
D启动失灵
A失灵
B死区
C重合闸
D没有
A所有数据不参加保护逻辑计算
B部分数据参与保护逻辑计算
C全部数据参与保护计算
D保护逻辑不受影响
A距离
B纵联距离
C零序
D没有
A距离
B纵联距离
C零序
D没有
A1ms
B2ms
C5ms
D10ms
AIGMP
BGMRP
CGVRP
DVLAN
A存储转发
B直通
C碎片隔离
DFIFO
A192.168.255.255
B192.168.0.255
C192.1680.31
D192.168.0.63
A01:0C:CD:04:00:00—0l:0C:CD:04:01:FF
B01:0C:CD:04:00:00—0l:0C:CD:04:02:FF
C01:0C:CD:01:00:00—0l:0C:CD:01:01:FF
D01:0C:CD:01:00:00—0l:0C:CD:01:02:FF
AStr
BOp
CMod
DTr
AMMXU
BMMTR
CMSQI
DMSTA
ActlVal
BstVal
CctlModel
DsboTimeout
ASPC
BDPC
CISC
DBSC
AseqT
Bcl
Cc2
Dc3
AUDP/IP
BTCP/IP
CGSSE
DSV
A单播
B多播
C广播
D任意
A0x88B8
B0x88B9
C0x88BA
D0x88BB
A1970年1月1日0时
B1984年1月1日0时
C1900年1月1日0时
D1980年1月1日0时
ALN
BFC
CDO
DDA
A0
B1
C2
D3
ATEMPLATE
B系统集成商分配
C任意名称
D空名称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士30’
B士10’
C士15’
D士5’
A士30’
B士10’
C士15’
D士5’
A±0.75%
B±0.2%
C:±0.35%
D±3%
A±30’
B±240’
C±10’
D±120’
A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C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电流成反比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分流器
BLPCT
C空芯线圈
D霍尔元件
A多模光纤
B单模光纤
C保偏光纤
D塑料光纤
A土0.75%
B土0.2%
C士0.35%
D士0.1%
A±30’
B±10’
C±15’
D±5’
A±30’
B±10’
C±15’
D±5’
A双绞线B码方式
B光B码方式
CSNTP
D1pps
A96
B128
C256
D512
A单星型
B双星型
C环形
D总线型
A相应侧合并单元
B独立合并单元
C主变压器保护
D主变压器测控
AIEC61850—8—1
BIEC61850—9—1
CIEC61850—9—2
DIEC60044—8
A6
B7
C8
D10
A所有间隔均采用双重化配置
B除母线和主变压器本体智能终端外,其余间隔宜进行双重化配置
C除主变间隔双重化配置外,其余间隔均为单套配置
A两套保护和智能终端分别一一对应
B为保证可靠性,单套保护可以对应两套智能终端
C为保证可靠性,双套保护均和双套智能终端有关联
A1×10-8
B7×10-8
C1×10-7
D7×10-7
ATTL
BRS-485
C20mA电流环
DAC调制
A10
B15
C30
D50
A10
B50
C100
D500
A脉冲
B电平
C无线
D串行口
AACK翻转
BACK不变
CACK置1
DACK置0
AUDP/IP
BTCP/IP
CGSSE
DSV
A3
B4
C5
D8
A8
B12
C16
D24
AO
B1
C6
D7
A原始数据报文
B低速报文
C中速报文
D低数报文
A源MAC地址.源端口地址
B目标MAC地址.目标端口地址
C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
D源端口地址.目标端口地址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A12
B24
C48
D72
A7
B10
C14
D30
A10,1
B1,1O
C100,1
D100,10
A单播
B广播
C组播
D应答
A逻辑设备
B逻辑节点
C数据对象
D数据属性
A连续传输GOOSE报文,StNum+1
B连续传输GOOSE报文,StNum保持不变,SqNum+1
C连续传输GOOSE报文,StNum+1和SqNum+1
D连续传输GOOSE报文,StNum和SqNum保持不变
A1
B2
C3
D4
A立刻
BT0时间后
C2T0时间后
D3T0时间后
ALLN0
BLPHD
CPTRC
DGGIO
A500kVI母母差检修压板
B500kVI母5031支路“SV接收”压板
C5031断路器保护跳本开关出口压板
D5902线线路保护5031支路“SV接收”压板
A0
B2
C5
D7
A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刻
B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刻
C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刻
D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刻
A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刻
B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刻
C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刻
D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刻
A强制互联
B强制解裂
C闭锁差动保护
D保护原来的运行状态
A强制互联
B强制解裂
C闭锁差动保护
D保护原来的运行状态
A采用Manchester编码
B传输速度为2.5Mbit/s或10Mbit/s
C只能实现点对点通信
D可实现网络方式传输
A电压并列
B电压切换
C数据同步
DGOOSE跳闸
A线路保护重合闸检同期
B线路保护计算需要
C挂网测控的手合检同期
D计量用途
A闭锁所有保护
B不闭锁保护
C开放该段母线电压
D显示无效采样值
A闭锁差动保护
B闭锁所有支路失灵保护
C闭锁该支路失灵保护
D显示无效采样值
A46D0
B11D0
C41D0
D41C0
A合并单元
B电压切换箱
C保护装置
D智能终端
A在保护小室
B与互感器本体集成
C集中组屏
D在就地智能柜
A4000~7FFF
B1000~7FFF
C1000~1FFF
D4000~8FFF
ASVLD
BPI
CRPIT
DMU
A30W
B40W
C50W
D60W
ASVLD
BPI
CRPIT
DMU
A硬接点
B手动控制
CGOOSE
D遥信
A合并单元
B网络设备
C电子互感器
D智能终端
A测量
B控制
C监测
D以上都是
A1
B2
C3
D4
AIEC61850-9-2
BIEC61850-9-1
CIEC60044-8
DIEC60870-5-103
A1;
B2;
C3;
D4
A1ms;
B2ms;
C3ms;
D4ms
A3%
B4%
C5%
D6%
A3%
B4%
C5%
D6%
A自然光
B荧光
C偏振光
DX光
A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C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反比
A多模
B单模
C保偏
D塑料
A0.2S/5TPE
B0.5S/5P20
C0.5S/5P20
D0.2/3P
A断开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硬压板
B投入间隔检修压板,利用检修机制隔离检修间隔及运行间隔
C退出相关发送及接收装置的软压板
D拔下相关回路光纤
A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B控制层、隔离层、保护层
C控制层、间隔层、过程层
D站控层、隔离层、保护层
A站控层
B过程层
C间隔层
D以上均不是
A计算机监控系统
B保护装置
C测控单元
D智能电子设备
A应用层
B表示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A01-0C-CD-01-00-00〜01-0C-CD-01-01-FF
B01-0C-CD-02-00-00〜01-OC-CD-02-01-FF
C01-0C-CD-03-00-00〜01-0C-CD-03-01-FF
D01-0C-CD-04-00-00〜01-OC-CD-04-01-FF
A常规安全的直接控制
B常规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C增强安全的直接控制
D增强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A合并单元
B网络设备
C电子式互感器
D智能终端答案:D
AGOOSE配置不一致报警
B断链报警
C网络风暴报警
D采样值中断
A10μs
B20μs
C30μs
D40Ms答案:A
A智能终端
B合并单元
C失步解列
D线路过电压及远跳就地判别
ASV网络
BGOOSE网络
C智能终端
D站控层网络
A变压器各侧双套,公共绕组单套
B变压器各侧与公共绕组共用2套合并单元
C双重化
D单套
A保护装置应处理合并单元上送的数据品质位(无效、检修等),及时准确提供告警信息
B在异常状态下,利用合并单元的信息合理地进行保护功能的退出和保留,瞬间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延时告警
C在数据恢复正常之后,应尽快恢复被闭锁的保护功能,不闭锁与该异常采样数据无关的保护功能
D接入两个及以上合并单元的保护装置,应按合并单元设置“SV接收”硬压板答案:D
A设备信息和运行维护策略与电力调度实现全面共享互动,实现基于状态的全寿命周期综合优化管理
B枢纽变电站及中心变电站全面建成或改造为智能变电站
C实现全网运行数据的统一采集、实时信息共享以及电网实时控制和智能调节,支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各类高级应用
D开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营销系统建设,推广智能电能表应用
A安全可靠
B技术先进
C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
D节约资源
A一次值
B二次值
C有效值
D基波有效值
A电压等级
B功能
C间隔
D其他答案:A
A7
B8
C9
D10
A串,16对
B间隔,16对
C串,8对
D间隔,8对
A无效位
BTest位
C取代位
D溢出位
A状态信息
B测量值
C控制
D定值组
A状态信息
B测量值
C控制
D定值组
A1001~3FFF
B1001~7FFF
C0001~7FFF
D0000~3FFF
A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B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公共数据类
C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原理和模型
D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兼容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A2D41H
B01CFH
C2D00H
D01DFH
A0.2S/5TPE
B0.5S/5P20
C0.5S/5P20
D0.2/3P
A0.2S/5TPE
B0.5S/5P20
C0.5S/5P20
D0.2/3P
A罗氏线圈
B低功率线圈
C取能线圈
D电容分压环
A合并单元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应小于7us
B电子式互感器(含合并单元)额定延时时间不大于2ms
C合并单元及保护测控装置宜采用采样频率为4000Hz
D合并单元的额定延时应放置于dsSV采样发送数据集中
A相同处理,相异丢弃
B相异处理,相同丢弃
C相同、相异都处理
D相同、相异都丢弃
ACommunication
BSubstation
CDataTypeTemplates
DSmartGird
ADO
BDA
CDO和DA都可以
DDO和DA都不可以
AIEC61850-9-2
BIEC61850-9-1
CIEC60044-8
DIEC61850-8-1
A检修
B无效
C取代
D闭锁
A12
B22
C任意配置
D8
A递推法
B递归法
C插值法
D迭代法
A保护
B测控
C智能终端
D合并单元或ECVT
A11585
B463
C231
D23170
A11585
B463
C231
D23170
A11585
B463
C231
D23170
A计数器
B额定相电流
CDataSetName
DSvlD
AstNum=1,sqNum=1
BstNum=1,sqNum=0
CstNum=0,sqNum=0
DstNum=0,sqNum=I
AstNum变为1,sqNum变为+1
BstNum+l,sqNum变为1
CstNum+l,sqNum变为0
DstNum变为0,sqNum变为+1
A装置连发5帧,sqNum序号由0变4
B装置连发5帧,stNum序号由0变4
C装置连发5帧,sqNum序号由1变5
D装置连发5帧,stNum序号由1变5
A装置连发5帧,间隔为2,2,4,8ms
B装置连发5帧,间隔为2,2,4,4ms
C装置连发5帧,间隔为2,2,2,2ms
D装置连发5帧,间隔为2,4,6,8ms
ACapabilityIEDDescription
BCurrentIEDDescription
CCapabilityIntelligentDevice
DconfiguredIEDDescription
ASubstationCapabilityDescription
BSubstationCurrentDescription
CSubstationCurrentDevice
DSubstationConfigurationDesciption
A缓存报告控制块
B无缓存报告控制块
CGOOSE报告控制块
DSMV报告控制块
A缓存报告控制块
B无缓存报告控制块
CGOOSE报告控制块
DSMV报告控制块
AS1
BG1
CM1
DC1
AS1
BG1
CM1
DC1
A8
B16
C32
D64
A8
B16
C32
D64
A直采直跳
B直采网跳
C网采直跳
D网采网跳
A组网跳闸
B直接电缆跳闸
C两者都可以
D经主保护跳闸
A直采直跳
B直采网跳
C网采直跳
D网采网跳
A单播传输
B组播传输
C广播传输
D其他传输
A0.1
B0.4
C0.9
D1
A双点
B整型
C布尔量
D浮点
A报告控制块
BGOOSE发送控制块
CSMV发送控制块
DGOOSE连线
ACSWI
BXSWI
CXCBR
DPDIF
AICD
BCID
CSCD
D都不是
A单实例
B多实例
C单实例或多实例
D单实例和多实例同时
AIEC-101
BIEC-103
CIEC104
DMMS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传动标志
B有效标志
C同步标志
D检修状态
A测量
B差动保护
C非电量保护
D控制
A延时跳闸
B非电量开入
C刀闸位置
D低压侧电流
A16
B20
C10
D6
A非电量重动跳闸
B失灵启动
C手分
D遥分
A500kV单套,220kV单套
B500kV双套,220kV单套
C500kV单套,220kV双套
D500kV双套,220kV双套
A.TESTB.LINKC.OKD.SYNC
A充电过流
B不一致
C失灵
D死区
A母差
B断路器失灵
C高压并联电抗器
D过电压
A存储转发延时(S&F)
B直通延时(TA)
C帧间隙
D端口延时
A60字节
B62字节
C64字节
D68字节
A192.168.0.15
B192.168.0.255
C192.168.0.31
D192.168.0.63
A192.168.255.255
B192.168.0.255
C192.168.0.31
D192.168.0.63
ASPC
BSPS
CINS
DDPC
AACD
BACT
CASG
DSPS
Avalidity
Bsource
Ctest
DoperatorBlocked
Avalidity
Bsource
Ctest
DoperatorBlocked
A5
B6
C7
D8
AVMD
BDomain
CNamedvariable
DJournal
AVMD
BDomain
CNamedvariable
DJournal
AVMD
BDomain
CNamedvariable
DNamedVariableList
A(0,采样率)
B(0,采样率-1)
C(1,采样率)
D(1,采样率-1)
A抛弃GOOSE报文
B正常动作
C不动作
D断链报警
ASPG
BING
CASG
DSTG
APDjF
BPDIS
CPSCH
DPTOC
A0.05
B0.1
C0.002
D0.001
A0.05
B0.01
C0.002
D0.1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土0.75%
B土0.2%
C士0.35%
D士0.1%
A土0.75%
B土0.2%
C士0.35%
D士0.1%
A土0.75%
B土0.2%
C士0.35%
D士0.1%
A土0.75%
B土0.2%
C士0.35%
D士0.1%
A电压并列
B母线合并单元
C线路合并单元
D母线智能终端
A电缆
BGOOSE网络
C点对点GOOSE
DMMS网络
A环网
B双环网
C双星型
D总线型
A单间隔
B设备室
C电压等级
D二次设备功能
A串
B断路器间隔
C保护装置
D过程层设备
A站控层
B间隔层
C过渡层
D过程层
AGPS导航
B地面授时信号
C北斗导航
D判断哪个信号好就用哪个
A≤0.5ms
B≤lms
C≤2ms
D≤3ms
A2min
B5min
C10min
D20min
A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差错地从发送主机传输到接受主机,同时进行流量控制
B按照网路能够处理数据包的最大尺寸,发送方主机的传输层将较长的报文进行分割,生成较小的数据段
C对每个数据段安排一个序列号,以便数据段到达接收方传输层时,能按照序列号以正确的顺序进行重组
D判断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中断后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A根据交换机端口划分
B根据MAC地址划分
C根据网络层地址划分
D根据IP组播划分
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
C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A1ms100M
B0.5ms100M
C0.25ms1000M
D2ms100M
A不同的.不同的
B不同的.相同的
C相同的.不同的
D相同的.相同的
A1
B4
C5
D7
AC/S(客户/服务器)
BB/S(浏览器/服务器)
C发布/订阅
D主/从
A广播域.冲突域
B冲突域.广播域
C冲突域.冲突域
D广播域.广播域
A10μs,1%
B15μs,1%
C10μs,0
D15μs,0
AT0
BT1
CT2
DT3
A定义业务数据的默认优先级
B不同优先级的数据被放入不同的输出队列中等待处理
C业务优先级高的数据先输出
D业务优先级低的后输出
A电压等级
B功能
C间隔
D其他
A特定
B通用
C智能
D单一
A2µs
B3µs
C5µs
D10µs
A闭锁差动保护
B闭锁所有支路失灵保护
C闭锁该支路失灵保护
D显示无效采样值
A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C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成正比
D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成反比
Asbo-with-enhanced-security
Bdirect-with-enhanced-seurity
Csbo-with-normal-seurity
Ddirect-with-normal-seurity
A4000A
B463A
C11760A
D101598A
AIEDNAME
B装置型号
CTEMPLATE
D没要求
AXCBR
BXSWI
CCSWI
DRBRF
AXCBR
BXSWI
CCSWI
DRBRF
ADA
BDO
CLN
DLD
A智能终端实现了开关信息的数字化和共享化
B智能终端为有源设备,操作箱为无源设备
C智能终端没有了继电器
A不固定
B嵌在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前
C嵌在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后
D嵌在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中间
A丢弃
B加上默认VLANID进行转发
C向每个端口转发
D向VLAN内除本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
A分别配置独立的合并单元
B共用1个独立的合并单元
C首端与线路电压共用合并单元
D首、末端与线路电压共用合并单元
AGOOSE发送数据集
BLNO
CLN
DLdevice
ASMV
BGOOSE
CSMV和GOOSE
D都不是
AGOOSE
BSV
CMMS
D以上都是
A模拟量通道
B电压等级
C合并单元设置
D保护装置设置
A合并单元只能就地布置、
B合并单元只能布置于控制室
C合并单元可就地布置,亦可布置于控制室
D合并单元采用激光供能
A电压并列装置
B母线合并单元
C线路合并单元
D母线智能终端
A88B7
B88B8
C88B9
D88BA
A瞬时,延时
B瞬时,瞬时
C延时,延时
D延时,瞬时
A-8.15413KV
B8.15413KV
C-0.815413KV
D0.815413KV
ASV
BdsSV
CdsSMV
AGOOSE网络
BSV网络
CGOOSE点对点连接
D直接电缆
AGOOSE点对点
BGOOSE网络传输
C电缆直接接入
D其他
A软压板
B硬压板
C软、硬压板与门
D不设压板
A-20~40℃
B-10~50℃
C-10~40℃
D-0~50℃
A常规安全的直接控制
B常规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C增强安全的直接控制
D增强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A1
B2
C10
D20
A布置在保护室
B就地布置
C可任意布置
D集成在电气量保护内
A3%
B5%
C10%
D15%
A启动电流
B唤醒电流
C误差电流
D方均根电流
AIEC60044-8
BIEC61850-9-1
CIEC61850-9-2
DIEC61970
AI
BII
CIII
DIV
AIED装置
B合并单元装置
C智能终端
DECT装置
A以输出数字量的符号位表示
B以二次端子的标识反映
C以一次端子的标识反映
D用专用信号通道表示
ALPCT线圈
B空芯线圈
C霍尔元件
D光纤传感器
A罗氏线圈
B低功率线圈
C取能线圈
D电容分压环
A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B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光学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C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均为数字信号
D10、35kV低压电子式互感器通常输出小模拟量信号
A跳闸
B信号
C停用
D视设备具体运行条件而定
A跳闸
B信号
C停用
D视设备具体运行条件而定
A站控层
B间隔层
C链路层
D过程层
A逻辑设备
B逻辑节点
C数据对象
D数据属性
AGOOSE
BMMS
CSV
DSNTP
A1
B3
C4
D6
AGOOSE网络
BGOOSE点对点连接
CSV网络
D就地直接电缆连接
A信息头、通信系统、数据类型模板
B变电站描述(电压等级、间隔层、电力设备、节点等)
C导引码
D智能电子设备描述(访问点、服务器、逻辑设备、逻辑节点、实例化数据DOI等)答案:(C)
A网络
B电子式互感器
C合并单元
D智能终端答案:(C)
A“运行”
B“检修”
C“退出”
D“SV接收”
A交换机
B单A/D系统
C双A/D系统
D总线答案:C
AGOOSE网络
BGOOSE点对点连接
CSV网络
D就地直接电缆连接
A系统规格文件
B全站系统配置文件
CIED实例配置文件
DIED能力描述文件
A智能汇控柜应装有100_2截面的铜接地母线,并与柜体绝缘
B智能汇控柜接地母线末端应装好可靠的压接式端子
C智能汇控柜采用单层结构,循环通风
D智能汇控柜内设备的安排及端子排的布置,应保证各套保护的独立性,在一套保护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A5ms
B6ms
C7ms
D9ms
AUDP
BTCP
CARP
DSCTP
A为智能化高级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
B解决传统变电站存在的应用系统众多、信息孤岛林立等问题;
C实现变电站监控系统与其它系统间的信息交换;
D以上都是。
A增强安全的直接控制
B操作前选择控制方式
C直接控制方式
D以上皆可
ASV控制块
B采样发送数据集
C采样接收数据集
DGOOSE控制块
A0
B1
C2
D3
ASNTP
BIRIG-B
CPPS
DPPM
A状态信息
B测量值
C控制
D定值组
A协议问答握手机制
B由以太网链路保证
C报文重发与超时机制
D没有可靠性保证手段
A采样计数器同步
B插值同步
C外接同步信号同步
D不需要同步
A一次取能线圈供电
B合并单元中的激光器供电
C取能线圈和激光器切换供电
D取能线圈和激光器同肘供电
A2D41H
B01CFH
C2D00H
D01DFH
A罗氏线圈
B低功率线圈
C取能线圈
D电容分压环
A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B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光学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C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均为数字信号
D10、35kV低压电子式互感器通常输出小模拟量信号
AIEC60044-8
BIEC61850-9-1
CIEC61850-9-2
DIEC1588
A采用以太网接口,传输速度为10Mbit/s或100Mbit/s
B保护装置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采用点对点通信
C测控、计量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采用网络通信
D仅支持网络方式通信
AIEC61850
BIEC61970
CIEC60870-5-103
DIEC1588
A直采直跳
B网采直跳
C直采网跳
D网采网跳
A线路保护重合闸检同期
B线路保护计算需要
C挂网测控的手合检同期
D计量用途
AIEC61850-9-2
BIEC61850-9-1
CIEC60044-8
DIEC61850-8-1
A差动保护闭锁,后备保护开放
B所有保护闭锁
C所有保护开放
D差动保护开放,后备保护闭锁
A差动保护闭锁,后备保护开放
B所有保护闭锁
C所有保护开放
D差动保护开放,后备保护闭锁
A闭锁所有保护
B不闭锁保护
C开放该段母线电压D.显示无效采样值
A闭锁差动保护
B闭锁母联保护
C母线保护自动置互联D显示无效采样值
A220
B127
C2200
D1270
A11760V
B11585V
C220Kv
D129kV
A闭锁所有保护
B不闭锁保护
C开放该段母线电压
D显示无效采样值
A5000ms
B2ms
C1000ms
D20s
A清0
B保持前值
C置1
D取反
A清0
B保持前值
C置1
D取反
AGOOSE接收中有的控制块为双网接收数据,其他控制块为单网接收数据
BGOOSE和SV共网的情况
CGOOSE接收中都采用双网接收
DGOOSE接收中都采用单网接收
AGOOSE接收中有的控制块为双网接收数据,其他控制块为单网接收数据
BGOOSE和SV共网的情况
CSV接收中都采用双网接收
DSV接收中都采用单网接收
AlEDCapabilityDescription
BIEDCurrentDescription
CIntelligentCapabilityDevice
DIEDCapabilityDevice
AMEAS
BCTRL
CLD0
DPI
APROT
BCTRL
CLD0
DPI
AICD、CID、SCD
BICD、SCD、CID
CCID、SCD、ICD
DSCD、CID、ICD
AS1
BG1
CM1
DC1
A8
B16
C32
D64
A10mV
BlmV
C5mV
D100mV
A网线
B多模光纤
C串口485
D单模光纤
A2
B3
C4
D5
A直采直跳
B直采网跳
C网采直跳
D网采网跳
A1~2M
B3~4M
C5~8M
D10~12M
AIP
B装置
CMAC
D其他
ASMV
BGOOSE
CSMV和GOOSE
D都不是
A一定需要
B一定不需要
C视情况需要
D视情况不需要
ACSWI
BXSWI
CXCBR
DPDIF
A数据类型模板中的LNodeTypes
B数据类型模板中的DoTypes
C数据类型模板中的DaTypes
D数据类型模板中的EnumTypes
AICD
BCID
CSCD
DXML
A点对点
B组网
C点对点或组网
D都不是
A跳高压侧
B闭锁中压备自投
C跳闸备用
D高压侧后备投入
A失灵连跳开入
B高压侧开关位置
C中压侧开关位置
D跳高压侧
A分相差
B分侧差
C低压侧开关过流
D纵差
A跳高压侧开关
B跳中压侧开关
C跳低压侧开关
D闭锁低压备自投
AGOOSE输入
BGOOSE输出
CSMV输入
DSMV输出
A中压侧阻抗
B中压侧过流
C过激磁
D中压侧过负荷
A失灵
B死区
C重合闸
D没有
A仅充电相
B仅充电零序过流
C所有
D没有
A距离
B纵联差动
C零序
D没有
A距离
B纵联差动
C零序
D没有
A民用以太网
B商用以太网
C工业以太网
D家用以太网
A存储转发
B直通
C碎片隔离
DFWO
A81:CD:AF:34:B8:01
B03:00:00:00:00:00
CFF:FF:FF:FF:FF:FF
D94:69:AC:ED:03:04
A01:0C:CD:04:00:00—0l:0C:CD:04:01:FF
B01:0C:CD:04:00:00—0l:0C:CD:04:02:FF
C01:0C:CD:01:00:00—0l:0C:CD:01:01:FF
D01:0C:CD:01:00:00—0l:0C:CD:01:02:FF
A.PDIS
BPDIF
CPVOC
DPHAR
ALLN0
BLPHD
CPTOC
DPDIS
AcdcNs
B1dNs
CcdcName
DdataNs
ASPG
BING
CASG
DCURVE
AUDP/IP
BTCP/IP
CGSSE
DISO/IEC8802-3
A1~60s
B1~30s
C1~20s
D1~40s
ACtlObj
BctlNum
COrigin
DAddCause
A0x88B8
B0x88B9
C0x88BA
D0x88BB
ALN
BFC
CDO
DDA
AInputs
BDataSet
CCommunication
DHeader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士0.75%
B士0.2%
C士0.35%
D士0.1%
A士30’
B士10’
C士15’
D士5’
A士30’
B士10’
C士15’
D士5’
A±0.75%
B±0.2%
C±0.35%
D±6%
A±30’
B±240’
C±10’
D±120’
A空芯线圈不含铁芯,不会饱和
B空芯线圈的骨架通常采用纳米晶
C空芯线圈的骨架通常采用硅钢片
D空芯线圈的骨架通常采用铁磁材料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1
B2
C3
D4
A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C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反比
A采集单元(或称电气单元)只能就地布置
B采集单元(或称电气单元)只能布置于控制室
C采集单元(或称电气单元)可就地布置,亦可布置于控制室
D采集单元(或称电气单元)采用激光供能
A±30’
B±10’
C±15’
D±5’
A±30’
B±10’
C±15’
D±5’
A30M
B40M
C50M
D60M
A24
B48
C96
D128
A4
B5
C6
D8
AIP30
BIP43
CIP54
DIP55
A相互独立
B信息共享
C网络互通
A-20~40℃
B-10~50℃
C-10~40℃
D-0~50℃
A1Mbit/s
B5Mbit/s
C10Mbit/s
D20Mbit/s
AIEC61850-9-2
BGOOSE
CMMS
D电力103规约
A所有间隔均采用单套配置
B所有间隔均采用双重化配置
C除主变压器间隔双重化配置外,其余间隔均为单套配置
A软压板
B把手
C硬压板
A智能终端一定不执行
B智能终端一定执行
C智能终端可能执行,也可能不执行